▲图片来源:2002年电影《邓小平》
毛泽东对邓小平是十分欣赏的,所以力主邓小平担任党的总书记,并赋予中央书记处极大的权力,“什么事都要管”。毛泽东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即把邓小平作为接班人培养。这不是无中生有的说法,是真实的史实。
1957年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在与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谈话时,说到自己的接班人时,把邓小平列为第二,并且说邓小平“是领导班子中最有希望的人”。时为中共中央代表团俄文翻译的李越然后来回忆当时的对话说: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的时候,他对赫鲁晓夫讲:我不想当主席了。赫鲁晓夫就问他:谁来接班呢?有这样的人吗?有!主席讲得很清楚,有!我们党内有好几位同志完全可以,都不比我差。接着就一个一个地点名,说第一个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谈到邓小平的时候,毛泽东讲,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
对邓小平,赫鲁晓夫是熟悉的。
赫鲁晓夫说,是啊,这个人可厉害,我跟他打过交道,1956年他来了,你可别看他个子低一点,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
毛泽东在赫鲁晓夫面前继续对邓小平褒彰。
毛泽东回答说:“可别低估我们的小个子。此人曾带领第二野战军,一举击败蒋介石,使蒋丧师百万。”
毛泽东向外国人推荐邓小平是有深意的,目的是树立他在国际上的威望。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作为把毛泽东决策变成实践的总指挥,与毛泽东的荣耀和失误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58年,为了迅速摆脱贫穷的“帽子”,党中央发起了“大跃进”运动,使得经济工作出现失误。对此,邓小平认为他作为总书记也有份儿。若干年后,他接见记者时说:
你一定要记下来我说的话,我是犯不少错误的,确有不少错误的,其中包括毛泽东同志犯错误啊,有些我也有份的。只是可以说,犯错误也是一种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归毛主席一个人,不能这样。
这种共命运、共荣辱的情愫就是几十年之中的邓毛关系,也正是这种情愫,使得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上,无论多么艰难,抑或多么顺利,总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中国航船不停地往前进。
1959年4月,党中央在上海举行八届七中全会,对“大跃进”的高指标进行压缩。会上,毛泽东总结前期工作的教训,再次认为要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书记处。他说:
开那么多小组会,今天开了一天会,不是权力集中在我们这里?但是,总要有一个核心,经常注意这个问题,所以我这里除了(讲)权力集中在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之外,还要提出集中在常委和书记处。中央主席是我,常委的主席是我,所以我毛遂自荐为元帅。书记处就是邓小平同志。所以就要这样干,不这样不行的。
接着,他又风趣地说:
我这个人的名字叫毛泽东,我挂正帅,就是大元帅,邓小平为副总司令,副元帅。我们两个人,一正一副。
毛泽东又对邓小平本人说:
你是总书记嘛!邓小平,你挂帅了,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你敢不敢呀?你是书记处的总书记,你也是常委的总书记,你也是政治局的总书记,你也是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你也是我的总书记。
对此,余世诚教授说:
毛泽东的这些诙谐语言,自有一番深意。他曾在1956年、1957年、1958年初和1958年底多次向党内外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甚至曾想只任党的“名誉主席”,退居二线。但“大跃进”以来的新形势和遇到的麻烦,使他改变了初衷,他要立于前沿去掌舵,同时,从他的话中,我们也可体味到毛泽东这时对邓小平的赞赏和器重。
毛泽东说这一番话,“显然,毛泽东是要增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领导经济工作方面的权威,同时也是要增强中央书记处特别是邓小平的权威,希望邓小平在经济计划指标调整和人民公社整顿及各方面工作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器重。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
作者:陈冠任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