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练三伏的八月,上海昆剧团就会陷入“甜蜜的烦恼”:练功房不够用了。今年犹是如此,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首次推出的夏季集训展演明晚将拉开帷幕,演员们的排练进入紧张的收尾阶段;经典折子戏《雷峰塔·水斗》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下周将正式录制;汇集年轻脸孔的学生版《长生殿》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渐入佳境。
“这是在‘报复性’练功,”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走下《水斗》的排练场,喘着气对记者说:“‘练功’只有两个字,但要坚持一辈子。做戏曲是场苦旅,但戏曲人的青春就是在地毯上度过,在汗水和泪水中磨炼。”
苦练技艺,言传身教,“拿手好戏”成长为经典精品全靠汗水的灌溉
上海昆剧团的夏训传统已进入第十个年头,谷好好带头进练功房,早七点、晚六点、周末时间,她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昆剧团三楼各个练功房。武旦经典折子戏《水斗》既有大段文场也有吃重的武戏,考验着演员的功力。为让“拿手好戏”在“像音像”工程中留下最完美的音像记录,谷好好主动加码练功 ,想要做出“经典中的精品”。
一段长绸甩完,谷好好累得蹲在地上久久起不了身,有同行后辈劝她别这么拼,然而在她心中,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教比开会说教有用得多。“在老艺术家们的熏陶下,我们深知练功的重要性,如今中年一辈带着年轻人练,分享过来之路,让明天的角儿快快成长。”
把最热烈的武戏排练安排在大热天,是谷好好有意而为之。在她看来,武生武旦武花脸武丑平日练得最辛苦,登台机会却并不相匹配,展演正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8月23日晚的京昆专场中,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合作带来的经典武戏《雁荡山》已经未演先热。这台许久没演过的高难度武戏没有唱念,全靠硬碰硬、实打实的武戏开打来推进剧情,身段表演均在音乐、锣鼓之中进行。
步履不停,好戏不断,“明天的角儿”即将登台
展演即将到来,排练进入了“响排”阶段,单折武戏名段《扈家庄》今天上午首次与乐队合练。出于《水浒传》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扈家庄》讲述宋江引兵攻打祝家庄,祝彪的未婚妻扈三娘从扈家庄前来策应,与梁山泊好汉酣斗,生擒矮脚虎王英的故事。《扈家庄》是武旦演员的开门戏,对此次担纲女主角“扈三娘”的钱瑜婷也不例外,这台戏一直伴随着她的学戏路。“扈三娘”一角并非所有武旦都能胜任,扮相、唱功、基本功都决定着演员的火候。“不仅满功满调地唱,还要完成耍戟、翎子舞、马趟子,确实不容易。”钱瑜婷对记者表示。
排完《扈家庄》里的女兵戏份,来自“昆五班”的张莉赶忙从三楼排练厅来到一楼多功能房,10余名“学生版”《长生殿》的学员们正等着她。这个夏天,张莉除了演员外还多了一重老师的身份,为学生戏迷们提供专业的指导。“上水袖,兰花指往外翘。”学生们唱功虽不错,但几乎没有接受过身训,张莉需要从台步、圆场、身段等最基础的部分教起。集训教学两头忙,一天下来,张莉常常嗓子哑的发不出声,好在学员们一天天的进步让她颇有成就感:“她们很努力,把对昆剧的热爱都投入进了练习中。”
对青年演员的培养是近年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去年长三角联合夏训到今年以展演带功,谷好好动足了心思。“通过夏季集训搭建交流和训练的平台,希望年轻人们更热爱舞台、坚守和尊重职业。”谷好好说。
即将于明晚启动的展演由一场综合性汇报演出打头炮,京昆专场过后,戏迷们还将看到沪评和越淮跨剧种的同台。作为同受江南文化共同哺育、滋养的戏曲剧种,沪剧和评弹有着相仿的剧种特色,在24日的沪评专场中,观众将听到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罗汉钱》《王孝和》《家》等经典唱段。8月25日,上海越剧院和上海淮剧团将在越淮专场中合演淮剧《杨门女将·探谷》。
展演结束后,上海戏曲院团的青年演员们就将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下一轮的创排和演出中。上海京剧院又一部红色现代题材新创剧目《绝地壮歌》已进入“三合成”阶段,即将内部试演;上海昆剧团为“昆五班”量身打造的经典剧目《拜月亭记》将于下月首演;上海越剧院最新大戏《山海情深》将聚焦扶贫题材;上海淮剧团将带着集结“淮四班”全体青年演员的《杨门女将》及大型原创淮剧《闯上海》在九月初拉开长三角巡演的大幕;上海评弹团则将继续复排《江南春潮》《王孝和》等经典红色作品,计划在长三角各主要书场进行演出。
作者:王筱丽
摄影:叶辰亮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