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一年多来,中国科幻站到了文艺创作的潮头。《三体》长期位列国内畅销书榜单前列,影响力波及世界各地,在日本发售首周就冲上了科幻类作品榜首。与此同时,中国科幻文学新作不断涌现,一些传统文学作家纷纷介入科幻创作领域;原创科幻影视立项或开拍的消息不绝于耳,渐渐带动起文艺创作的新潮。
尽管如此,中国科幻创作与西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中国科幻影视和文学等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幻创作,可以视作对未来‘想象权’‘阐释权’的争夺。如果人类对未来所有的想象都只有‘美国模式’,那么未来社会就很可能不再是多元化的世界,容易走向极端。”8月14日,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在上海书展思南读书会“七堂文学课”上说,“我们科幻作家的责任之一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多元,让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席之地,能够去展现各自的魅力。”据悉,陈楸帆的长篇小说《荒潮》的版权已经出售给了英国、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全球读者愿意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
融入中国核心世界观,科幻创作便拥有了更宽广的前景
电影《流浪地球》火爆后,有些人喜欢把中国科幻作品与西方创作做比较。导演郭帆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流浪地球》在客观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观众的宽容。专家认为,在科幻文学方面,无论是作家数量还是作品体量,中西方之间也存在“数量级”差距。
《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人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在陈楸帆看来,西方科幻小说创作发端较早,且发展平稳连续;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呈现波浪形、间断式,创作高峰期与低谷期都比较明显。“美国科幻创作在全球的影响力离不开好莱坞的贡献,强大的电影工业把略显小众的科幻小说转化成影视、动漫作品。文学阅读有一定门槛,需要宽裕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读者获得沉浸式体验,科幻影视更适合大众普及。”他认为,去年中国科幻电影的火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中国科幻创作正在蓬勃兴起,许多传统领域的作家纷纷加入其中。他们的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硬科幻”,而是以“科幻思维”去观察、思考当下事。神话传说、民俗民风等传统元素为此提供了丰沃养料,滋养着独具特色的中国科幻文学创作。“一些民间习俗中沉淀着东方哲思,它们更有效地把一代代人的情感与价值观连接起来,对于社群的延续、文化的传承都非常有价值。”陈楸帆把家乡潮汕地区的习俗渗入小说《荒潮》中,尝试用科幻写作手段去处理乡土题材。“在西方视角里,世界常常处在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比如先进与落后、原始和现代、科技跟自然,但中国传统思想中却追求阴阳互济、天人合一。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人对宇宙观、对世界观的思考,中国科幻创作便具有了更宽广的前景。”
尝试AI写作新实验,中国科幻作家成了“弄潮儿”
如今,机器人写作已不再是新闻,并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与冲击。“人工智能预示着一个未来新世界,还是征兆了它的末日?”成为当代文学领域的时代追问。中国青年科幻作家的回应是积极而主动的,他们的作品核心思想坚守着中国传统世界观,而在创作方式上却成了“弄潮儿”。陈楸帆在最新小说《异化引擎》中,进行了AI写作实验。他坦承,这次“初体验”尚不充分,素材来源是之前自己数百万字的小说积累;现在正在尝试AI与真人深度融合的创作,争取明年有新作问世。陈楸帆预测,未来的AI写作中只需设立创作主题与风格模板,“作者可能只要在情节推进方面做一些个性化选择。”
科幻作家与AI创作有着天生的“CP感”,人工智能渐入日常,或许会带来文学创作领域颠覆性的变革。有专家认为,AI文学并没有创造新的文学形式,只是创造了新的文学生产方式。“机器无法复制人类情感,灵魂无法被算法量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I永远不能取代人的创作。”陈楸帆认为,科幻文学创作探索未来,探索各种可能性,并在适当时候提出警示,也是对科技加速主义的反思。“以文学的诗性审美来对抗科技的冰冷理性,正是科幻小说存在的意义。”
作者:宣晶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