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坚持人民至上。今年疫情以来留在上海的几个月经历,让我重新对这座城市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今天,“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教育活动暨壹字读书会三周年分享会”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亮相,他的新书《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上海在面对“大疫即大考”这一城市治理课题所作的巨大努力,也凸显了这期读书会的关键字“情”。
“纵观整个大疫,再看上海,哪怕以一个‘外人’目光和内心全部感受而论,不得不说大上海的的确确有更显耀眼的风采,那种大气、精致、细腻、宽宏、无私的品质,全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鼠年春节前抵沪后,因突发疫情,何建明“宅”在浦东的酒店,但他作为报告文学老兵的“雷达”没歇着,几个月来,他目睹并记录了这座城市战“疫”中的种种“表情”。
为了采写《第一时间》,他结合一线采访和重要资料,多次奔赴上海古北社区、花木街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浦东机场、援外物资上海基地等抗疫一线,书写讴歌一批共产党人和基层干部群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时代“硬核力量”。文学聚光灯投向了一批“守护者”——有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有为城市正常运转而奋斗的劳动者,有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自发投身抗疫战斗的志愿者……他们不分职业、无问年龄、众志成城。
“2003年的非典,让我感受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晚上听到的最揪心声音就是救护车鸣笛。”何建明认为,“有情的城市可以让城市人每个生命灿烂,情可以让一个古老的城市恢复青春,情可以让每个属于和不属于这座城的人都与之产生关联。我已经在北京工作几十年,但再次回到上海,内心总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如果城市缺乏这种情感,什么都不可能做好,因为人们对这座城市没有感情。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对城市的判断和价值,以及我们对城市的付出和期待。”
“生活在此、写作于此的作家,是多么的幸运!”他谈到,美好的城市一定是把握人本价值、彰显人性光辉的城市,“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保持永恒的光艳;有爱的城市,才可能充满活力与生机;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不断创造更强大的防御和抵御各种风险与危机;有爱的城市才可能让我们每一个生命绽放得更加灿烂。”
这也就不难理解,何建明曾在得知上海“一号病人”正式出院后,对着酒店近处632米高的“上海第一楼”——上海中心大厦,向这座伟大而可爱的城市深深地三鞠躬。
“对个人来说,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与成长绝对很重要;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和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水准其实已经关联到我们的生命长短与生命质量问题了。”何建明坦言,他庆幸整个大疫时间里都被一个伟大的城市所庇护着。“什么样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对做得好、又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和美丽城市的,理当礼赞。那些闪着灯光的大楼和居民区,给这个摒牢的城市重新点燃了生机与爱的活力。”
从2016年至今,何建明一口气书写了多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城市传记”——既有全景展现浦东开发成就的《浦东史诗》,也有纪念建党100周年的《革命者》和眼下的抗疫实录《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等。
据悉,作为静安区知书达礼市民修身行动的活动品牌,壹字读书会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每月举办一期,每期从家园情怀、中国文化、世界万象、精神追求等四个维度挑选一个主题汉字邀专家解读。
图片:主办方、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