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复套路还是成功经验?类型电影与作者电影哪个更“高级”?当今我们又需要怎样的类型电影?在7月29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类型实践与作者表达——类型电影创作谈”中,中国电影的一线创作者们就类型电影这一作品范畴各抒己见,也不约而同地提出:类型不能概括到的,留给创作去解决。
类型片:观众与创作者的一份契约
自上世纪30、40年代在好莱坞开始盛行到50、60年代的式微再到日后的新一轮发展,类型电影的概念影响了近100年里的电影人。作为第五代导演,李少红经历了类型电影在中国发展的全过程。当时,多学习作者电影技巧的她出了学校后自认仍对类型电影懵懵懂懂,甚至在执导处女作《银蛇谋杀案》时还哭了一场。“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商业片,也不知道怎么拍。”李少红说道。遵循着每几分钟安排一个高潮的规律,《银蛇谋杀案》卖掉200多份拷贝,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自那时起,李少红才认为自己掌握了类型电影的拍摄手法。
导演李少红
“类型电影是互动式的,依靠过去的经验以满足观众的预期。作者电影则是接受式的,导演借由个人表达体现对世界的理解,”李少红表示。80后科幻作家、编剧陈楸帆则将类型电影看作创作者与影迷间的契约:“观众带着特定的目的来,导演以类型电影与受众建立起联系。”
导演李霄峰
值得关注的是,制作一部类型片并非是走捷径的同义词。 本届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入选影片《风平浪静》的导演李霄峰就提醒:“每一种类型电影都需要适合其生存的土壤,比如海外的侦探片就无法100%移植到中国,相应的公安机关则承担起了这部分责任。”
以人物为抓手,不为“类型”而“类型”
随着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模式化的类型片注定无法再吸引到观众,如何让一部电影在类型片中突围?业内人士提出了同一个关键词——人物塑造。“写故事前我先会完成人物小传。”刚与张艺谋合作完成谍战电影《悬崖之上》的编剧全勇先在创作中从不会为“类型”而“类型”:“当一个人物丰满后,再将其嵌入到类型场景中,故事才能顺理成章。”
编剧全勇先
经常与电影工业化同时提及的类型片往往给人“带着镣铐跳舞”的印象,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中,优质的商业片多集各种类型于一身,人物个性也呈多元化趋势,即便是在典型类型片《碟中谍》中,英雄主义也不再是男主角伊森·亨特的唯一代名词。
与此同时,类型元素和文艺元素在当下的潮流中也更多地以共生的方式存在于同一部作品里。李少红就以韩国导演奉俊昊作品《寄生虫》为例,“叙述一样的故事,如果从破案角度出发便是一部标准的类型片,然而电影选择从人性切入,便成为了一部带有犯罪元素的人文片。”李少红表示。
作家、编剧陈楸帆
论坛的与会者们并不介意将自己的作品归入到“类型”的框架下,拍了三部电影,李霄峰坦言《风平浪静》是最像“类型电影”的作品,因为这个称谓下的形容词不只有单一、重复,亦有丰富和多元。只要牢牢守住创作这条线,“类型”就不会束缚却能锦上添花。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国际电影节供图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