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个入围项目,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令该板块评委会主席刁亦男叹为观止,“可能是创投界的老大,项目实在多”。
7月28日下午,SIFF ASIA青年电影沙龙在大宁灵石公园举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与徐峥、刁亦男、黄渤等站在监制的角度,探讨电影新人如何更准确高效地进入产业。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及其背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黄渤说:“对于新人导演,电影节是殿堂,创投是第一扇门;而对于创投平台,大家看项目时总是追求更细致,生怕漏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也许那里面有下一个宁浩呢。”此番他到上海,带着监制新片、已被推荐为金爵奖官方入选影片的《风平浪静》,他与该片及其导演李霄峰的结缘,正是在此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
从宁浩到李霄峰,一颗电影的种子在上海萌芽,若干年后再回到此处得到主竞赛单元或其他方式的嘉许,此类梦想生花的故事,正越来越频繁发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
如今,明确“亚洲、华语、新人”定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形成了包括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金爵奖在内的六级阶梯型人才培育体系。它始终用“发现下一个宁浩”的悉心,浇灌着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在不同的台阶上,推动新人实现工业对接、市场对接
沙龙的话题从新人导演为何需要监制的扶植开始。
李少红认为,监制对于一部新人新作,是完成度的一种保证。
黄渤说:“扶植一名新人导演,很可能意味着灌溉了一片新土壤。因为一名新导演身边,通常还有一起摸爬滚打的摄影师、道具师、剪辑、灯光等工作人员。”徐峥则说:“新人导演不懂整个电影工业的流程,只知局部。好的监制不仅能理解新人在艺术上的追求,还懂得全面制片流程。他应该是个能帮助新人看全局、找准定位的人,既能为新人在制片工业全流程里扮演‘品控’的角色,还能在成片后为他们提供包括参加影展、上映宣发等建议。”
简言之,新人导演对监制的需求,从投资到把握创作方向,直到最后上映、参展等,是近乎全流程的。而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所做的,恰包括为新人找到好监制、好的领路人。李霄峰在创投中“撞见”了《风平浪静》的监制黄渤;之前,他的《少女哪吒》在创投中遇见了投资方;而张猛的《钢的琴》、徐昂的《十二公民》、徐浩峰的《师父》,甚至刁亦男本人的《白日焰火》都曾在需要认可、需要扶一把的时候,在上海打开了局面。平台能拿出如此成绩,得益于相应人才进阶体系的细分。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第一次要求所有项目必须递交全剧本。创投负责人范静雯说:“以前创作者觉得有大纲就可以报创投,这个门槛太低了。我们希望释放的信号是充分、专业。”
当新人导演在项目创投中得到第一次融资机会,或遇到艺术品质上的引路人,又或者得到了“产品经理”的指导,他们其实是在上海提供的不同台阶上,加速实现着与电影工业对接、市场对接。
老朋友携“第二部作品”来投上海,确证平台专业度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项目共收到来自九个国家450个项目申报。范静雯发现,其中不少是熟面孔,“他们带来了‘第二部作品’”。
吕星辰和梁鸣这次合作送来了新项目《甜蜜变奏曲》,前者是最年轻的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得主,后者的《日光之下》已成功走通了从创投到亚新入选的道路;王丽娜的《第一次的离别》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新的创投项目《村庄音乐》延续了她的民族性表达;2018年创投入围项目《学区房72小时》导演陈晓鸣在2019年华语新风单元展映后,又携家庭喜剧《命运交易》再度入围创投……数不清的“第二部作品”意味着什么?李少红评价:“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项目非常规范、专业、有经验。我们导演协会在设立‘青葱计划’前也来上海学习取经过。”上海平台的专业,既体现了对作品题材的多元吸纳上,现实主义、女性视角、科幻类型片等,都能在创投中被青睐;也体现在对一个项目的长期关注和护航之中。
新人导演徐展雄佐证:“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是《荞麦疯长》能够成片的第一步。”2017年,因为被创投项目评委会主席管虎青睐,《荞麦疯长》从一个项目、剧本找到了第一桶金,此后,这部导演处女作一路走来,都有着上影节创投背书的光芒。
从短视频开始发掘新人,通过创投训练、创投项目帮助新人踏上制片起点,再到亚新奖全面推荐、鼓励青年创作者,使其能够逐步进入行业,完成更多优秀作品,最后走入金爵主竞赛的视野——六个台阶联动,一条对人才进行全流程产业链支持的道路,从上海国际电影节伸向远方。
作者: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