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剧本、看电影,修养身心。”这是导演、编剧文牧野在疫情期间每天循环的生活。
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开幕论坛,他说,身为中国电影的创作者,疫情期也是他的沉淀期。反复将特殊时期的特殊情感灌注到自己的剧本里,再反复审视之前创作时被忽略的细部。“我希望自己交出的剧本,是积蓄了很多力量的状态。”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天,从产业领军人物到内容生产的中坚力量,“创作”是所有人提及最多的词,大家都希望尽快赶上被疫情延缓的脚步,扎根现实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用“创作”回应观众的期待。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再次成为中国电影人向观众递交成绩单的舞台。
仅从上影节第一天传递出的信息来看,《风平浪静》《我和我的家乡》《1921》《中国医生》等片,已能汇成一张优质片单,而这些影片里,也藏着中国电影市场寻求增量的不同途径。
与百姓和时代共呼吸的电影,已渐成中国电影创作的主流
如果按“催泪指数”来推荐新片,《中国医生》一定榜上有名。仅仅是简单介绍,已能催动最广泛观众的共情:记录2020年疫情下的中国医护人员,以及一座英雄城市里的普通人。
时间拨回到4月8日,那是武汉解封的第一天,也是创作者进入事件发生地的第一天。新闻、网络,疫情期间,各类信息称“海量”亦不为过,但仍坚持深入武汉采访,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说,越是离真实近一些,越有打动人的力量,“采访到的那些素材,我们在回看时已无比动容,希望我们用艺术手段表现的电影,能打动更多人的内心深处”。
他相信明年电影公映时,当片中最可爱的医护工作者、平凡的奋斗者、万千普通市民渐次走来,观众再回想2020年之初,一定会有别样滋味在心头。“我们会想起,是如何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如何对新的生活怀抱美好向往,也会怀念,我们共同彼此走过的时间”。主创口中许多个“我们”“共同”,其实也是《中国医生》能走通人心的秘诀——关照普通人生活、与观众共呼吸。
事实上,这类能激发观众共鸣、共情的影片,已渐成中国电影创作的主流。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腾讯影业、上影集团、三次元影业、阅文携手出品的《1921》正在横店拍摄中。影片献礼建党百年,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那段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道路,就是从大银幕走向最广大观众的通关密码。
去年国庆,《我和我的祖国》让许多“一年只看一部电影”的观众,投出了珍贵的观影信任票。今年国庆,该系列接棒的《我和我的家乡》也会与观众见面,由张艺谋担当总监制,宁浩总导演,张一白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短片。从叙事上说,《我和我的祖国》是纵向地串联七个故事,按时间轴重温新中国70年发展的民族集体记忆;《我和我的家乡》则是横向视线,它按地域把目光投向土地家乡。在时间的维度上附加地域经线,对前作是延续也是补充。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希望,这部新片也能与前作一样,能带动“低频观影人群”走进影院。
更宽的类型片谱系,能满足观众的多样观影需求
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捧起最佳男演员奖项的黄渤此番再来,带着他监制、李霄峰执导的《风平浪静》,该片已被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荐为金爵官方入选作品。影片时间跨越十余年,将犯罪、悬疑等类型元素杂糅在一起,探讨时代浪潮下个人在利益与良知中的两难困境。既有着丰满的类型片样貌,同时也是在观察人的内心。
能与人心、人情相关,也有类型片的不同特质,这标尺也适用于中国电影集体。
中影华夏的片单里,包括张艺谋导演的谍战类型片《悬崖之上》,反映抗疫题材的影片,以及回望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历史的作品等。
《1921》之外,上影集团还储备了贾樟柯执导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繁花》、以及聚焦经侦领域的《猎狐行动》等。
阿里影业的新片,与自身发展颇有渊源,是反映电商脱贫致富的《一点就到家》,影片有望于今年内上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礼。《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第一炉香》《拆弹专家2》等也将在年内上映。阿里影业总裁李捷透露,他们同时还在筹备六部现实主义影片,都是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时代为主基调。
光线传媒在疫情期间不仅没裁员减薪,还招聘了50多名应届毕业生,新签约80位编剧,并推出员工激励计划,王长田说,“内容为王,为观众创作出更多能彰显中国价值、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永远是影业的核心价值”。目前,光线有多部剧本在不断打磨中,比如反映李大钊生平的《革命者》、以及一部抗疫题材影片等。今年开拍的新片《你的婚礼》也已进入了重新剪辑阶段。
贾樟柯和王晶合作的新片《不止不休》正在后期制作中,“导演在海南岛,剪辑在台湾岛,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创作也不能停。”
“希望作品和观众产生共鸣共振,出现更多元化的类型,这是吸引人们走入影院的前提。”黄渤说。
作者:王彦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