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从大宁音乐广场开始,市民熟悉的“露天电影”升级回归。考虑到防控防疫的需要,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在黄浦、静安、松江、浦东和普陀5个区的七大商圈,以及浦东36个街道社区放映点共放映150场左右的露天电影。上海这座光影之城,正通过自己独特的电影文化让影迷们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留下闪耀的记忆。
出示蓝色观影入场券,经过实名认证、出示随申码、测量体温“三部曲”后,在网上预约成功的市民们成为大宁音乐广场“露天影院”的第一批观众。来自附近社区的一对中年夫妇说:“听到电影节有露天电影看,我们太高兴了。”不少观众看到主办方细心周到的防疫举措表示“这样的露天电影,没想到”“很贴心”“无限感动”。昨晚19时45分,影片《我不是药神》在临时搭建的大棚中正式放映。与此相映的是,在新天地太平湖的南广场上,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正点亮银幕;松江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则连映《乘风破浪》《伦敦一家人》两部电影。
防疫措施既精且细,为每一位观影者营造安心的观影环境
上海国际电影节露天展映活动中,处处可见既精且细的“绣花针”功夫。
“一带一路电影周”南码头路街道露天放映点设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防疫措施层层严控,仅仅入口处的设计就颇花心思。场地设置单向入口、多向出口,确保人员管控和快速疏散;检票口贴上一米线,要求观影居民保持距离,并设置缓冲区、等候区;入场前广播反复播报,提醒观众提前戴口罩、出示观影票和随申码有序进入;工作人员严格检测体温,查验随申码,拍照留存。
大宁音乐广场、大宁国际两处商圈参与了此次露天展映,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立鹏告诉记者,为了控制人流、严格防疫,展映活动均采用实名制预约,场内每个座位四周间隔一米,为每一位观影者营造安心的观影环境。在松江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主办方充分利用商圈的“立体空间”,因地制宜设置放映点,市民既能在中心广场入座观影,也可以在周边商务楼宇二楼、三楼的餐饮区长廊观看大片,最大限度分流人群。在新天地商圈放映点,主办方不仅预留宽裕检票时间,巡检人员和防疫工作组还在场内巡逻,提醒观众全程佩戴口罩,并提供相关防疫消毒用品。
用最传统的方式,让影迷与电影重逢
与大宁音乐广场一街之隔,是静安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当晚露天放映的《我不是药神》出自这片电影沃土,该片监制、主演徐峥赶到现场为露天展映活动助阵。“上海国际电影节是让我作为上海人感到非常自豪的文化品牌。”他说,“即将参加露天放映的《我不是药神》,前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全球首映,而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篇的弄堂戏是在静安区取景,这次带着《我不是药神》在户外露天放映和大家见面,格外有感触。”
露天放映,或许可以唤起不少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夏日夜晚,绿树成荫,聚集在雪白的幕布前,重新回味童年时与乡邻同看电影的乐趣,免费享受一场欢悦的精神大餐。 “露天放映是本届电影节的创新之举,在夏夜特殊的环境中,希望用最传统的方式,让影迷与电影重逢,让更多市民亲近他们所钟爱的影片。”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王晔说。
王晔透露,尽管是在商圈免费放映,但此次公益活动得到了许多中国电影人的支持。徐峥主动协调联系放映《泰囧》《港囧》《我不是药神》等多部电影;韩寒《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后会无期》“三部曲”首次团聚;上影集团不仅送来经典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修复版,还带来了去年的热门影片《攀登者》。
这些热门大片下沉到商圈、社区,放映品质则大幅提升。据悉,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得到了上海电影技术厂的支持,全部采用2k数字电影放映机,尺寸、清晰度等核心指标比以往的流动放映有提升。
摄影:叶辰亮
作者:宣晶、罗颖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