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团“我们在一起”特别演出凭借高质量阵容叫好又叫座;京剧院与手游牵手,华丽出圈;沪剧院多场直播直击幕后,为戏迷揭秘排练现场;越剧院和虚拟主播合作完成带货初试水;淮剧团的青年演员在抖音玩起了“变妆秀”;评弹团走进石库门,还原老上海夜生活……
这几个月来,戏曲人说的最多的词应该是“上线”。从“在场”到“在线”,从“台上见”到“线上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几个月中,上海戏曲人“锣鼓不停”,线上直播、指尖剧院、云剧场、网络点播、短视频……线上演艺形态各显神通。
戏曲在网络的助力下收获了新的传播平台和表演空间,戏曲人对这门传统舞台艺术思索良多:上线给戏曲带来什么?线上戏曲今后会成为戏曲的新舞台吗?
剧场演出的复工,在疫情结束后,线上产品能为戏剧注入怎样的活力?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六家院团掌门人纷纷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谷好好——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
我认为,戏曲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需要换位思考,要考虑到广大的网络观众,他们希望看到什么,希望怎样欣赏戏曲。
在舞台演出时,我们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从剧种自身的传承发展、经典本身的意义去展示,但是在互联网上,更需要强调的是互动性,观众关注我什么,我能给予观众什么,这和剧场是不同的。
另外,线上演出要突出主题,不能把舞台上的剧目简单地搬到线上,每一场展示都要围绕互联网的特性去策划,有时甚至要增加趣味性,或要更接地气。近期我们上海昆剧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线上昆曲主题活动,比如“艺起前行·云上昆聚——上海昆剧团三八节特别直播”“致敬经典·艺起前行——走进昆曲中的《四大名著》特别直播”“谷雨兰韵·海上名家说昆曲——携手向花间同唱《长生殿》直播”“谷雨兰韵·海上名家说昆曲——纪念518非遗日直播”等等,就是想告诉大家,虽然由于疫情关系,我们不能像往年一样和观众在剧场相聚,但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我们和观众一直在一起。
目前,如何通过全新的传播手段来进行跨域跨界的推广,是戏曲院团正在探索的新课题。一场疫情催促大家加快了脚步,共同研究谋划,学会用户优先的互联网思维,把线上发展作为戏曲传播的建设方向,积极迎接这场涉及展演方式、思维方式、信息优化和价值观念的新突破。
张帆——上海京剧院院长:
通过这次疫情,也促使我们思索线上活动的收获。我们事先也没想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线上活动,能获得在疫情前不看京剧或者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关注,比如上京微博的粉丝数已经破10万了。还有直播时的弹幕,以及我们后台和这些观众进行的小范围沟通,都让我们感到他们对我们做的节目的喜爱。
直播是一个新兴事物,它和现场演出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是相对现场演出来说氛围相对松弛。我们也引入了网络主播的那种风格,所以我们第一场直播结束以后,有个别老师还打电话跟我说,你们节目策划都不错,就是主持风格好像太过于随意了。但我觉得如果完全按照我们剧场主持的风格去做可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差了。我们也跟主持人说,要在这两种风格之间协调。如何把握我们还是要再研究实践。恢复现场演出之后,我们还是会继续去做线上活动,让线上线下能相互补充,但是两者的平台是不一样的,对此还是要有不同的策划。
这次疫情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提示是,要充分运用好“互联网+”的概念,让更多人能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最终走进剧场,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无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来接近京剧的,因为喜欢某个演员、某个乐队成员,来看直播都可以,关键是看我们的内容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吸引他们,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最终让他们喜爱上传统文化,网络平台是我们的新阵地。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院长:
沪剧院也曾运用新媒体的方式直播过大戏的演出,但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粉丝群体,我们在立足沪剧元素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探索。比如剧院推出了沪剧电影《雷雨》线上导赏活动。我们在汾阳路150号沪剧院新址,边走边聊边唱,将《雷雨》与花园洋房的渊源娓娓道来,并带领观众一同品味电影中的经典片段。我们策划了一场“清音妙韵赋新声”沪音沪韵专场演出,用单簧管配《璇子·金丝鸟》,也能用上海话唱《知否知否》;有耳熟能详的沪剧唱段,也有热门的流行歌曲;唱沪剧,也唱沪歌,唱沪语版歌曲,一次关于沪剧的全新探索就在“云”上呈现。
随着网络粉丝数不断增长,如何在保留经典元素的同时更贴近年轻观众,是每个沪剧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上线”能让我们原本一场只能容纳1000名观众的演出为更多人认知,尤其是年轻观众可能更愿意用这种方式来了解我们上海本土文化的魅力。但我也想呼吁年轻的观众不要局限于网络。诚然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戏剧的魅力还在剧场,两者的体验是大不同的,不能全不上网,也不能只在网上不到剧场。希望年轻的朋友能在网上关注,也能到线下来支持,这是我们想要的。
梁弘钧——上海越剧院院长:
我们非常关注观众的各类反馈。在各大平台上,观众通过留言、弹幕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同时也通过大数据的显示让我们对观众的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发现三个特点:一是观众的年轻化,线上观众5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代表着戏曲对年轻观众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只不过需要一个很好的渠道来接收信息;二是观众的投入度和关注度的提升,我们原来认为观众会更多地关注经典的、传统的剧目,但在直播中我们发现一个全新的状态。比如青年团的直播中,我们在背景、服装和节目串排中用了很多“动漫”“古风”“国风”“国潮”等元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也促使我们在之后针对年轻观众打造属于他们的、具有越剧特色和韵味的节目和创作;三是观众带来的新资源的汇聚。高流量带来了高关注度,高关注度带来了各方资源,比如我们5月23日的直播就吸引了很多企业品牌和各领域的文化名人参与。这也使我们的直播更具时尚性、青春感,也更“出圈”。
这三个特点使我们在做“线上越剧”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节目内容、演员阵容、播出形式和技术手段,这也是双向互动和大数据给我们的全新的、及时的、良性的促进。
通过这段时间“线上越剧”的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也一定程度上集合了线上、线下,特别是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在今后,线上节目一定会成为常态,也是线下节目的补充或另一种状态的存在。
龚孝雄——上海淮剧团团长:
上海淮剧团在这段特殊时期所开展的线上宣传主要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推广思路来进行。一、致敬经典、寻根访源。拿出我们压箱底的经典老戏、淮剧电影等通过官方微信的途径与大家分享。二、创新推广、线上互动。
除常规的线上普及类宣传以外,上海淮剧团也在尝试和探索一系列新型的创新推广模式。剧团也在积极寻求既符合当下审美特质,又能将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创新直播项目。比如我们做了两场“一眼千年”传统美学之于当下的直播,一场名为“淡妆浓抹总相宜”,由上海淮剧团优秀淮剧青年演员顾芯瑜担当主播,为网友们展示从生活妆到欧美妆再到戏妆的化妆技法,充分满足大家对于舞台妆容的好奇心;另一场名为“高山流水觅知音”,由上海淮剧团乐队的七位优秀演奏员分别用二胡、竹笛、古筝等传统乐器演绎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民乐和当下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潮流音乐。
目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阶段,作为院团而言,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求“线上线下同步走”将会成为一种行之有效且值得尝试的模式。待恢复演出后,我们将会把日常排练、剧组花絮、淮剧创意推广视频作为线上展示的主要支点,以点带面,将剧团蓬勃向上、充满朝气的一面与大家分享,让更多观众了解我们、关注我们。
高博文——上海评弹团团长:
上海评弹团在危机中主动思变,从书场走进空中剧场、抖音直播间。我们推出的线上节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专门制作的线上演出,还有一部分是积极发挥国有艺术院团优势,挖掘珍贵艺术档案的价值。在应接不暇的众多直播演出中,上海评弹团的抖音直播凭借其独特气质,吸引着一大波“路人粉”的关注。更多年轻网民直观地认识了评弹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弹,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其实评弹的形式本来就是说说唱唱聊聊,观众本身就习惯了评弹的表演方式,所以直播时我们也保持这种“品评谈弹”结合的形式,在表演的同时,穿插讲评弹知识、聊聊江南文化,我们做的这些直播演出也大多是有时效性的,紧扣当下话题。
评弹曲艺这样的艺术形式,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互动性,所以我们也运用这样的优势在网络直播时和观众进行交流,比如他们喜欢哪一段、想听哪位老艺术家,希望我们聊聊什么话题等等,我们会考虑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黄启哲
图文转载自上海文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