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指望开书店是赚大钱的生意,但身处‘黄金地段’,需要一家与之匹配的实体书店。”茂密梧桐掩映下,马路对面复旦第五教学楼的砖红外墙清晰可见,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在复旦经世书局二楼落地窗边说。6月18日即将重新开张的经世书局,从国权路搬到了国年路沿街,隔壁就是文科图书馆和高校宿舍楼。
试营业期间,经世书局从早8点半开至晚7点,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延长运营时间。今天,文汇报记者探店发现,相较原址旧店,新开的经世书局不光是面积翻了一番,从占地四五百平方米至1000余平方米,扩容的还有书店的空间功能、业态布局。
前门店、后仓储,多出一倍空间“策展”
极具现代感的木质结构,混搭集装箱设计,上下两层楼的挑高,加上户外露台、绿植、大面积落地玻璃墙,店内高低书架与镂空楼梯的错落交织,经世书局整体的“透气感”很强。
▲绿色圆圈定位的经世书局
新店上架近14000册图书,其中2000多册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本,占了六分之一。裘锡圭的学术文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复旦社的重点人文社科类书籍,在一楼中心区域十分醒目。此外,书店还辟出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系列等专架。
前门店后仓储,这在沪上书店也是少见的。“把复本放在仓库,可以减少门店复本,增加门店品种, 方便调拨与物流配送,能对线上线下读者所需作出快速反应,保证线上线下几乎是同样速度可以看到最新品类的图书,提高书店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率与周转效率。”有着数十年发行从业经验的马勇华,2013年加入经世书局,从员工做到总经理,他一路见证了书店的新旧变迁。
这家隶属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综合性书店,成立于1993年,一开始名为“普雷斯”,是英文单词“出版社”press一词的音译,3年后与复旦社渊源颇深的南怀瑾提议改名为“经世书局”并亲题,有着“汇聚古今中外文化,学以经世而致之用”的寓意与愿景。2015年岁末,经世书局装修后重新开张,销售数据和客流均稳步增长,今年1月17日,经世书局暂停营业,近半年迁址重开。
多出来的二楼空间,引进了部分复旦大学创新学院团队开发设计的文创产品,选品约130余种;还有一间独立宽敞明亮的空间供校内外的各类学术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等。
“进驻高校的书店扮演的是实时更新的文化沙龙角色,它可以将出版界最新上市的社科图书、学术成果,以最快上架速度呈现在广大师生读者面前。”在严峰的设想中,二楼便于策划一些文化特展,包括藏书票特展、学生书画作品展、版画古籍展等,“目前我们也在和复旦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院合作,这么好的馆藏资源需要好好利用。”
根植大学与出版社,高校书店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孕育的不仅是阅读环境,也在构建一种人文生活的常态,而这与高校倡导的文化生态不谋而合。
“有顾客进店逛一圈不买,在手机上搜索线上同款,不管是我们复旦社天猫旗舰店,还是其他电商,都没问题,”严峰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谈到,不妨将眼光放长远些,不仅是将读者培养成消费者,书店也在创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与机会,邀请读者亲近书店,满足大众在看书、购书、分享知识这一情感聚集的文化场所方面的需求。
在严峰看来,经世书局不光是辐射复旦、同济、上财大等高校圈子师生,还有每年一波波到复旦参加各类培训的全国学员们,都是书店潜在的客群。“书局目前的图书库存大约在150万码洋、4万多册、1.3万种,动销品种达1.27万,动销率约98%。”马勇华谈到,在高校与出版社的支持下,书店的经营是可持续的,输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对稳健。但一个模式并不能一味复制,毕竟不同的书店有不同的玩法,“经世书局开展会员制服务,提供一定的优惠与特权,比如会员期内免费快递,优先获得图书信息、免费参与读书活动等服务,增加读者黏性。”
去年7月,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沪上校园书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三年内将实现申城60余家高校实体书店全覆盖。
在马勇华看来,不论时代、外面的书店如何变,书不能成为书店的装饰,书仍应是读者到书店所要首先满足的需求,“书店能改环境,优化服务,但提供好书的基本精神不能改,书是书店经营的最重要内容。要做出改变的是环境、营造场景、提升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优秀出版物的同时,以大文化思维的方式创新信息、文化传播,并融合文创、咖啡吧业务。但不喧宾夺主,不盲目跟风,丢了主业。”他认为,图书零售市场的蛋糕还在变大,但切蛋糕的方式变化了,“这需要高校书店及时反应调整,开拓不同的可能性。”
作者:许旸
摄影: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