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革命青年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文有上大,武有黄埔”。这里的上大指的是上海大学。它是国共酝酿合作的背景下的产物,虽然只存在了不到5年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上海大学博物馆室外展示区的浮雕“平民夜校”,描绘的就是工人、妇女、小孩夜晚来校上课的情景,课程主要是识字和算术,还教唱革命歌曲。
于右任校长曾盛赞上海大学:“校史虽短,进步则速”。上海大学校友茅盾曾评价说:上海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弄堂大学,但这个弄堂里成长起来的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革命人才。
为充分发挥上海红色资源优势在“四史”教育中的作用,市文旅局推出系列直播《博物·在看》,通过历史情景再现、纪念馆现场体验等方式,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从不同视角展现上海的红色文化基因。6月8日10时,将推出上海大学博物馆的直播,市民游客可在人民日报、文汇报、文化云、抖音等客户端观看。
图片:市文旅局提供
作者:李婷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