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受疫情影响停演近半年,可丝毫不影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出圈”的脚步——上周该剧宣布开票,六场演出票仅半天即告售罄的火爆。作为文旅部的“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入选剧目,不用等影视圈大腕徐峥推荐“当代中国舞剧的最新坐标”,网络上早已掀起观演的热潮。这看似源于春晚“最美”舞蹈《晨光曲》的“爆红”,更来自作品本身强韧的生命力,也生动印证——只要是好作品不会被观众遗忘,热度非但没有因演出“空窗期”而减少,反而被压抑的观众期待会在新的机遇中得到充分释放。
“电波热”正在成为过去一年间上海文艺界新的常态。从去年5月上海首次举办中国艺术节对“上海出品”的高光巡礼,到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对于上海文艺界老中青人才梯队的自豪检阅,再到眼下“艺起前行”凝聚起上海文艺“云”上战“疫”力量,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更加积极有为。一年间院团不仅交出“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入选沪剧《敦煌女儿》、杂技剧《战上海》、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等优秀作品成绩单,也让大师、名家、青年新锐各展所长,通过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在当下推出“一团一特色”的网络爆款。
“上海出品”持续一年的爆发力背后,是上海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已成为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让“出人出戏出影响力”在机制保障下走出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以“一团一策”催生精品意识,谋求文艺创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直击文艺创作“浮躁心态”的根本、道出“有高原缺高峰”的突出问题。感到警醒的同时,上海文艺界也在思考,如何从顶层设计找到着力点,从而推动文艺创作的种种问题得以从根本上改善。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上海于2015年创新性地推出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一团一策”,将其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大举措。如果说过去几年“一团一策”是根据各院团的不同文艺样式和剧团实际情况来找差距、补短板,那么到了最近一年,各院团则以“一团一策”为抓手,谋求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精品意识。
一年间,不管是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还是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杂技剧《战上海》,全国文艺界惊讶于“上海出品”一亮相便是精品姿态,一出手便能引发“破圈”效应。更难得的是,其实现了“红色题材”赢得年轻观众共鸣和喜爱、甚至全面走向商业演出市场的可能。两部作品自首演后便是“订单”接到手软,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外地剧院、演出商和邀请方迟迟不愿取消订单,“只要疫情结束条件允许,一定还要来”。这让两家院团在眼下的演出“空窗期”毫不懈怠。上海歌舞团一场“云考核”得到近158万点赞,成功将“电波热”引流到院团其他创作和探索之上。而为巡演打磨《战上海》同时,《时空之旅2》的创排也同步开展,实现巩固本土文旅市场和开拓国内巡演版图的“双线作战”。
《战上海》剧照
这种“精品意识”也贯穿至疫情期间其他院团的新媒体创新尝试之中。“上云”不是随随便便一台手机拍一段视频,而是要精准定位,推出适合平台与受众群的优质内容产品。得益于此,上海交响乐团的“云端”产品矩阵得到《纽约时报》关注赞扬;而上海越剧院引入绿幕合成技术的高清越剧演唱会让小众戏曲也能获得百万级流量。
与“一人一策”有机结合,让名家大师与未来新星同台“共舞”
时隔五年,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于去年秋天揭晓。盘点其中舞台艺术方面的获奖者,他们或是上海乃至全国的艺术标杆,以德艺双馨的示范引领与经典作品的积累探索,为上海舞台奠定深厚基础;或是年逾古稀仍活跃在舞台,以躬身亲授让传统戏曲的流派艺术传承不断档。而作为中生代领军人物,“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茅善玉和辛丽丽,更是作为院团掌门人,直接推动“一团一策”转化为团队在练功房日复一日的内功修炼,转化为《敦煌女儿》《闪闪的红星》《一号机密》等新创作品在不断的推翻重来中,有望成为精品力作,转化为在市场上开疆拓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敦煌女儿》不仅走进北大校园,也开启西北多地巡演之路,让吴侬软语首次在大漠唱响。而上芭的豪华版《天鹅湖》已成为一张欧美巡演的响当当的“招牌”,真正扎进当地主流市场。而眼下,更是与华为携手,以“口罩芭蕾”精神凝聚战“疫”力量。
《敦煌女儿》剧照
在注重大师名家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启动“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令“一人一策”与“一团一策”在机制上融合补充,不断丰富和完善文艺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在实践中不断释放机制的辐射效应,让更多青年文艺人才受益。
第一条路径是“培养计划”与“艺衔制”的结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两位主演朱洁静和王佳俊分别入选第一、二届培养计划,并获得上海歌舞团“一团一策”改革“艺衔制”而创新推出的“荣典·首席”称号。两者在德和艺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舞团“艺衔”队伍整体提升,连同其他四位首席协力带领,便有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舞台英雄群像。
《玉簪记》宣传照
同时,“培养计划”也与“学馆制”紧密联系。入选第二届“培养计划”不到三个月,罗晨雪挑梁的新版《玉簪记》就在去年末推出,在新建成的上音歌剧院“圈粉”一波昆曲新观众。她所参与的“学馆制”第一个三年已经收官,上海昆剧团并未因疫情放松对这批80后、90后青年演员新一轮的培养计划。“后临川四梦”时代演什么?上昆在今年启动“元曲四大家”经典打造工程,其中已然进入创排的为“90后”打造的《拜月亭记》。
充分激活市场的“工作室”“项目制”也与“培养计划”碰撞出新火花。在上海京剧院,第一届“培养计划”入选者王珮瑜、傅希如、蓝天等人都在疫情期成为新媒体传播中的“流量担当”。作为入选首届“培养计划”的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不但自己受惠于“一人一策”,还将这一做法运用到院团管理之中。在上海大剧院暂别100天特别放送中,团里“培养计划”的新入选者王音睿就与同伴完成了打击乐二重奏《争·融》这一新作的舞台首秀。
可以说,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者,上海同样在不断深化实践“一团一策”改革的过程中,为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市场拓展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均演出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