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然而,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奋斗造就了极不平凡的事业。”
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两个多月后,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正式启幕。
特殊时期的“非常”两会,进京参会的上海文艺界代表委员们都在自身专业之外,更多了分大情怀、大格局。
而始终不变的是,文艺是为人民。
尤其是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后,代表委员们更加确信: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奚美娟委员:
精神重振与行业重生,是我们的两大考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表示,当疫情在客观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有必要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参与全社会的精神重建与行业的重生。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我们都需要内心和精神上的正能量来鼓舞彼此。”
疫情突如其来时,的确打懵了不少人。但很快调整过来后,艺术家们通过不同方式投身这场全民战“疫”。元宵节那天,上海与湖北文联“云端”联手,倾情演绎诗朗诵等节目,特殊的形式延续了往年传统,更是致敬医护人员、每一位平凡英雄。“节目不长,但给大家的触动很深。湖北的艺术家身处疫情中心,这次线上合作,上海不仅传递了和湖北一江连心的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确信,文艺有着塑造精神、培根铸魂的力量。”
2月中旬,上海各家文艺院团陆续复工,“‘停工不停功’,不仅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文艺工作者所需,也是放之各行业皆准的。”奚美娟说,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我们都需要内心和精神上的正能量来鼓舞彼此,“用手机拍摄的练功场景在艺术品质上打了折,但能在精神上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和信号”。也正是在精神重振的考量下,上海文联等单位主办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超4.7万人次参观者深受鼓舞。
“全民战‘疫’中,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没有旁观。”接下去,战“疫”中的感人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动人事等,都会成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显流。在她看来,“只要能遵循艺术规律,以艺术家的敏感去捕捉时代留在大众心头的每一笔,与人民合其心、与时代合其情,主题创作也是艺术上的精品力作”。
对于文艺行业自身的发展,奚美娟认为,疫情的发生倒逼着行业进行思考。“从某种角度看,剧场艺术是发生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综合性艺术,需要感应在场的呼吸、气场的互动。但疫情改变了剧场艺术的表现方式、传播环境,演员无法面对观众,上座率受限等客观条件,都是具体而残酷的考验。”
奚美娟说:“怎样让线上线下形成良性互补,成为了全新的值得被严肃对待的行业课题。我希望能在这次大会上,得到更多启示,能帮助行业迎来重生。”
辛丽丽委员:
从“一团一策”到“一人一策”
为新时期舞台打造复合型人才
我国文化文艺事业日益繁荣,新时代的舞台呼唤佳作、呼唤人才。未来文艺人才应该如何培养、选拔、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指出,精品力作离不开高质量的创作团队,新时代的舞台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高水平的创编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战略意识,按照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规律,全面加强文艺院团创编人才培养,完善梯队建设,努力为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此,她提出了多措并举,“文艺院团可以在全面摸底调研基础上,制定创作人才培养规划,通过扶青计划、选贤计划等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培养、挖掘人才。”
辛丽丽还建议,深化文艺类高校结构调整,打造融通产学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开设编导大师班等特定课程,全面系统提高创作人才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快提升创作人才运用高科技舞台艺术手段的能力水平。
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一团一策”“一人一策”工作方案的指导下,各大文艺院团不断创新舞台作品,积极探索人才培育新机制,通过搭建学习观摩、大戏挑梁、推荐参赛等各类平台,让有潜质的人才加速成长,以戏育人、以戏推人;深化 “学馆制” “艺衔制”“技衔制”改革,加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聚合效力,逐步完善艺术传承与人才梯队建设。
廖昌永代表:
用艺术创作投身到疫情阻击战中
在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无数艺术工作者也积极用艺术创作投身到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也是其中一位,他和自己17岁的女儿廖敏冲携手,用歌声加入了抗击疫情的队列。在歌曲《保重》中,父女俩担任领唱、合唱。作品上线后,父女俩真挚动人的歌声感动无数网友,他们纷纷留言为武汉加油,为中国祝福。
廖昌永告诉记者,词作家任卫新感动于各行各业战斗在第一线上无名英雄的大爱与奉献,写下了《保重》这首歌词,作曲家李需民含泪谱曲。看到曲谱后,他立即决定演唱,在廖昌永看来,这饱含关切的一声“保重”,道出了对医护人员、警务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战士”们的感谢与敬意,也道出了对武汉人民的祝愿,更诉说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廖昌永陆续录制了多首抗疫公益歌曲,而《保重》是第一首完成的。“疫情发生以后,无论是我身边的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词就是——‘保重’。纵使隔着千山万水,这两个字拉近了无数人的距离。”而心中的千言万语都通过演唱,凝聚在了《保重》的音符里。
此外,廖昌永持续将视线投向少数民族学生艺术招生问题,希望上音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服务于社会、具有海内外影响力的杰出音乐家。“通过研讨让上音这样一所拥有93年历史的院校,为祖国音乐人才培养、音乐作品创作和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做贡献。”
他建议,多关注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艺术人才培养,特别是硕士点和博士点,希望有政策倾斜给这些地区有才华的音乐学子,助推他们在上音接受专业训练以后,更好服务于当地音乐文化建设。
曹可凡代表:
可以从人才培养机制上提升国际话语权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带了四份建议:《关于电视频道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建议》《关于增强城市韧性的建议》《关于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建议》《关于为电视行业注入新动能的建议》
曹可凡注意到,面对此次疫情,中国成功向世界彰显了抗击疫情的成果。多国人士也赞赏中国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谢中国分享经验,为全球抗击疫情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面对海外疫情蔓延,部分国家政府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防控疫情上,某些政客和媒体唱起“双簧”,借机甩锅、抹黑中国。对此,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仍然面临诸多掣肘。
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有着不少亮点,“中国外交部开通了推特账号,充分运用境外的社交媒体;最近新华社也在其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则视频,以兵马俑VS自由女神的动画形式驳斥美方,引起了推特网友和西方主流媒体的注意。可见,当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切换成对方熟悉的话语系统。”
他建议,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上,应打破专业局限,改变以往选拔出声出镜人才体系较大依赖于传播专业的状况,拓展从专业领域学生中选拔具备口语化传播潜力的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全力支持媒体中优秀国际新闻从业人员进一步深造,真正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国际话语权方面的人才资源建设。
此外,他还建议将战略物资储备、应急场所规划等,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推进。“这次全世界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口罩、护目镜、呼吸器紧缺。战略物资该怎样储备、怎样确保在有效期到来前及时更新,都关系着城市能否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尽快地吸收调整。”
王丽萍委员:
危中有机
探索文艺发展的新机遇、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上海视协副主席、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影电视剧公司编剧王丽萍谈到,她所在的文艺组,大家讨论热烈,来自不同地方的文艺界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回首抗疫期间所做的点点滴滴,开辟云上演出、演唱抗疫歌曲、画抗疫主题作品等等。
“大家还一起探讨,文艺工作者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文艺作品怎样更好地反映故事中的正能量以及真善美。文艺界特别是影视界,怎样在危机里找到新的机遇,怎样多渠道、用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模式的改变,把更多有力量的作品带给大众。”
去年,王丽萍参与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面的调研活动,采访了许多社区干部、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对于他们的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她对于家庭关系也很关注。
“疫情之下,家庭关系方面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子女的教育、邻里关系、夫妻关系、疫情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等,会产生新的家庭矛盾,希望能帮助和关爱到这些家庭。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茅善玉委员:
新技术、新媒体提升戏曲传播力
为“小众”文化争取更多机会
“近些年国家对地方艺术、传统艺术的支持举措都逐步得到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对记者说道:“地方院团也积极进校园、进驻新媒体,进行各类推广活动。”今年她继续呼吁政府对地方艺术的支持,为“小众”文化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2018全国年两会,茅善玉交出了《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全国地方戏曲电影摄制》的提案。同年,沪剧电影《雷雨》开始拍摄,2019年首映当日形成上海全市100多家电影院同步放映的规模,一批忠实戏迷走入影院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影片最终实打实拿下百万票房。
“得益于4K技术,‘像音像’工程忠实地记录下一部优质作品的方方面面,而因此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可以为年轻演员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茅善玉有感而发,国家对本土艺术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未来,她期待能够得到社会更多面向的关注。
除了文艺工作者外,茅善玉的另一重身份正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小组会议上,她也建议出台更完善的相关办法,建立相对全面的非遗工作体系,为非遗传承人的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方向,让非遗事业后继有人。
史领空委员:
建议设立“国家防疫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建议设立“国家防疫日”,以此为契机警钟长鸣,促使全体国民在每年这一天进行自我教育和反思,切实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与宣传教育,完善应对可能不期而至的公共健康危机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物资储备和预案储备,对可能突发的天灾人祸必须保持警醒,高度戒备。
在上海出版界,无论是《方舱记忆》等直击一线的实录,还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多年深耕的“译文纪实系列”,都高度关注流行病、人文医学健康等选题,策划引进的《血疫》《世纪的哭泣》等重印数量明显上涨。这些主题图书体现了一种主旋律和抗疫精神,超出了一本书自身的价值,体现了出版人的长期思考与人文情怀。
作者:王彦 宣晶 姜方 许旸 王筱丽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彦 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