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在今年“两会”上关注的议题。吉狄马加希望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能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针对作协今年的重点工作,吉狄马加介绍到,作协会紧扣脱贫攻坚主题,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支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创作一批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体现人民精气神的作品。“近年来,网络文学总体发展态势很好,但质量参差不齐。作协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学中心,研究这些新现象。在我们发展的会员里,也有一定比例的网络作家。今年会继续积极广泛联系网络作家、新兴写作群体,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吉狄马加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吉狄马加创作了诗歌,也参与了战“疫”主题作品朗诵会。在他看来,作家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给人们带来力量。在疫情面前,医疗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基层工作人员辛勤付出,作家应该反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人性的美好。
吉狄马加说,真正好的作家,应该是思想家。作家必须站在时代前沿,面向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所身处的时代和人民的生活。“当然,作家还应该有精湛的技艺。文学不是简单的口号和概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最终将被时间和读者所淘汰。”吉狄马加补充道。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吉狄马加认为,好的作品一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但又能超越民族和语言的局限。真正做到“走出去”,不在于我们在国外获得了哪些奖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作品写好,既反映个体的生命经验,又要具有深刻的人类意识。
在谈到文艺创作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吉狄马加表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把握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发展总趋势。
吉狄马加说,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他说:“作家也必须是思想家,要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书写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促进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吉狄马加强调,文艺创作要深入人的外在社会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它既包含社会生活,又包含个体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又包括精神生活、情感生活。他说:“就像一条河流在奔涌向前,你必须是河流中的一粒沙,哪怕很微小,你也能感受到这条河流的流速,也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文学是生活的取景器,生活与文学血肉相连、血脉相通,生活是文学的镜子,文学是生活的影子;生活是文学的生命,文学是生活的再生,文学的本质是照亮生活。我们的作品应该接地气,显品格,言人民心声。只有这样才会口口相传、代代相续。”
吉狄马加强调,文艺创作要注重创新。千篇一律的作品自然会让鉴赏者产生审美疲劳,要想作品得到认可就要学会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文艺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创新绝不是一味标新立异,需要文艺工作者拒绝浮躁、脚踏实地,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从事创作,才会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创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综合自:人民网、中国文化报
图片:人民网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