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梅爷爷夫妇双双住进武汉方舱医院,正好那天老爷爷过生日,大家一早准备蛋糕,医护、舱友们欢聚一堂。老先生说,这个生日终生难忘,能和各位病友在方舱医院相聚,共同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是一种缘分,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综合监护室护士长、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核心队员高彩萍说,共克时艰、互帮友爱的病患、志愿者们,激励着包括她在内的一线医护人员。5月12日恰逢国际护士节,这番话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移动帐篷医院内引发共鸣,首部全景式方舱医院抗疫实录主旋律著作《方舱记忆》在此首发,该书音频专辑同步上线喜马拉雅APP。
首发仪式上,主办方组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解密》科教片看片会,全面讲解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的方方面面。大规模方舱医院诞生于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从开舱到休舱,35天,武汉的方舱医院共开放床位1.3万余张,收治轻症患者1.2万多名;来自全国的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护人员援助方舱。从“紧急抢建”到“休舱谢幕”,从“一床难求”到“胜利休舱”,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小的社会成本,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世界医疗史上的一次创举。
其中,2月3日,东方医院建制创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接到指令,组建53名队员、10辆医学救援车载移动医院,驰援武汉。2月4日晚抵达的他们是最早到达“武汉客厅”的救援队之一,随后仅用3个多小时完成了25顶帐篷的移动医院搭建。这些帐篷在方舱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了除患者收治外的几乎所有运行工作。
《方舱记忆——万众一心抗疫情》
刘中民 王韬 主编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 策划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全书以上海市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等十余支队伍建立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为基地,全方位、全视角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武汉战“疫”留下原汁原味的手记。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张树介绍,全书收录了患者、医生、护士、医护人员家属以及志愿者所写的59篇文章,这些医生护士来自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武汉市中山医院、新疆克拉玛依医院、浙江中心人民医院等全国各地医院,体现了万众一心的决心和意志,见证了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
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总指挥刘中民谈到,这不仅是一场单纯的抗“疫”之战,更是医患彼此信任、携手敬畏生命、守望相助、并肩作战的日子。《方舱记忆》中的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手稿让人们看到,医护人员不仅给予专业的医学看护,更送上心理安抚;患者坚强乐观抗击病毒,志愿者们无私付出,闪耀众志成城的光辉……“我们这支队伍不单是东方医院的,更是上海、中国的救援实力、人道主义精神的缩影。”
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黄国鑫,被患者和同事们亲切称作“黄药师”,他现场朗诵书中医护人员写下的片段,让人们仿佛又回到疫情中的日子——“穿脱隔离衣是个大工程,进入隔离区三小时后我的眼镜和防护面罩就起了一层水雾,为了节约防护用品我们坚持了6个多小时,出隔离区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闷热、疲惫、饥饿,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互相打气是我和战友们的日常。我的脸上常常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迹,同事李姐给了我一些透明贴,让我们保护脸部皮肤,元宵节的晚上爱心人士冒着寒冷为我们送来了元宵,吃着热乎乎的元宵大家的心里都暖暖的,但我们因为爱和聚集,因为同一个使命,同一个信念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如同家人一般相处,让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凝聚力量,打败病毒!”
“随着祖国的强盛和医疗应急救援及时,能深切感受到专业救援在突发疫情中的关键作用。虽身处资讯发达时代,但不少消息难辨真假,而这本实录则以最真实最具温度的质朴记录,还原了医患等群体的所思所想所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将这次新书首发会形容为“一堂珍贵的学科建设课程和医学人文教育机会”,无论是医患互动的温情美好,还是病友们的乐观坚强向上,90后等年轻医护人士的职业担当,都让人深受感动。
疫情无情人有情,《方舱记忆》每篇文章真实感人,在疫情的阴霾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显得弥足珍贵。“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背后能一窥不同群体的抗疫状态,是难得的一手记录,极具史料价值。 ”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说。
恰如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一位病友在日记中写道:“经历这次大疫,我们不再被‘我会死’‘我的生命正在逐渐走向尽头’这些想法禁锢,我们彻悟了、释怀了,不再恐惧病毒,反而能安之若素,不贪生也不惧死,因为我们看到生的希望没有被‘病毒’和‘死亡’消灭,而是在经历了‘怕死’这个环节之后进入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在努力奋斗中享受生命的喜悦。”
据悉,《方舱记忆》音频专辑由喜马拉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联合策划,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韬及多位一线医护人员献声,加上“有声的紫襟”等29位头部主播进行有声演绎,上线半天播放量超过60万次。喜马拉雅总编殷启明谈到,从纸质出版,到有声读物,再到主题科教片,这套传播“组合拳”有利于从多种维度生动呈现最真实的战“疫”故事,以声音的二度加工传递中国医疗界现场的暖心与担当。
图片:出版方、许旸 摄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