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多媒体音乐现场《春天里的爱·栀子花开了》今晚与观众“云上”见面,通过文汇APP等多个平台进行全程直播。
这场以“青春”为主打的直播不仅动听,还以多媒体技术将海派绘画与海派民乐的优美旋律结合,相辅相成为民乐旋律更增故事性和时尚感。12位新生代民乐演奏家一一演绎了“邂逅”“相恋”“离别”“花开”四个篇章,通过镜头将音乐、绘画、多媒体等艺术跨界融合在线呈现给观众,展现了海派民乐的青春气息和时尚质感。
“南理工民乐团来学习了”“湖南民族乐团前来学习”直播间不时飘过全国各地观众“报到”的弹幕,彰显了海派民乐的艺术影响力。清新唯美的音乐风格和多媒体效果也让观众赞叹不已:“不愧是一流乐团!”不少观众直言一遍听不够,纷纷在弹幕中询问,“直播完还会有重播吗?”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每年四五月份是我们新演出季开幕的时候,也许今年我们回归剧场可能还需时日,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期望通过网络的形式把音乐奉献给大家。”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乐团每一位演员在经过“蛰伏”之后,对舞台的渴望更加浓烈,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更加充沛。举行全程直播演出,“《春天里的爱·栀子花开了》不仅是对美好的春天的赞美,也是对春日里勃发的青春和希望的赞美。”
现场演出暂停,但近期线上艺术直播活动却非常丰富。隔离在家的时间,也给海派民乐的演奏家们更多思考、学习和创作的空间,居家练功、隔空排练、视频考核……不少青年演奏家还充分利用海内外名团名家的线上资源,碰撞出更多对民乐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我感到社会各层面的需求,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去传播好听的、高雅的传统音乐,也向社会大众普及音乐文化,让大家不再孤独。”上海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金锴说。不久前,克罗地亚大提琴演奏家豪瑟在普拉竞技场向全世界直播的空场演奏,让他感触良多,也对民乐未来更丰富的线上艺术活动倍感期待。“希望能用我手中的乐器,把所有观众连接起来,并向抗疫英雄们致敬。”
直播的演奏形式与传统音乐会存在一些区别,演奏家们习惯了面对音乐厅的观众,而直播看不见观众,镜头却放大了演奏、体态、妆容等各方面的细节,如何呈现更好的状态,适应“上线”的种种变化?
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李胜男在疫情期间为观众进行了一场民乐普及直播,为此特地找了不少网红直播间记笔记,学习如何与观众更好地互动交流。“音乐厅的演奏面对的可能是某一地区的观众,而直播可以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辐射面更广,民乐未来也需要更重视线上的观众群体。”
“过去演出的时候,可能演奏家只需要淋漓尽致地呈现我们的民乐,但直播的过程中可能更多需要互动,了解观众他们想知道什么,我们想要表达的艺术又能否传递给观众。”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王音睿说,疫情期间的直播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观众的不同口味。不少观众的“点歌”要求,他也会尽量满足。
不过,民乐演奏家们也表示,直播活动不会盲目追随网络流行趋势。“我们要守住海派民乐的文化底蕴,文化可以与娱乐连接,借鉴一些流行元素,作为直播的亮点,但守住民乐传统的基因非常重要。所以在演奏曲目上必须进行甄别选择,避免一些过于低俗的作品。”王音睿表示,如何结合流行音乐作品中观众喜爱的元素,融入民乐新的创作中,是他未来将尝试探索的方向。
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
作者:吴钰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