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常态化下,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即将进入盛夏,蚊子是否传播新冠病毒?空调开还是不开,如何安全地使用?日常通勤、长途旅行时,如何做好防护?去超市、菜场、商场需要如何防范?去饭店、餐厅需要如何防范?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核酸复阳……
这些困惑都能在首发的《张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健康生活》新书中找到答案。继《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团队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再度合作,延续“易懂、好用、体现上海水平”的原则,对疫情常态化下的健康生活作出指引。
书中释疑与纠偏并举,以清晰的条线、简练的文字、满满的干货,提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关键词查询,以及居家、出行、工作等场景式健康指导。
正如张文宏为新书写下的寄语:“一切没有所想的那么好,一切也没所想的那么糟!春天已经来了,让我们一起开始常态化抗疫的新生活!”我们不妨跟着书中的干货指导一起科学抗疫。
在家如何防控新冠病毒?
● 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详见第30-32页“洗手”相关内容),不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详见第33-34页“咳嗽”相关内容)。
●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清洁。
● 家庭中也可实施分餐制,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
● 居室多通风、换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整洁卫生。每天开窗通风2-3 次,每次20-30分钟。
● 冲厕所马桶时应盖上马桶盖。
● 家庭储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 生病时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
●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员密切接触。
● 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外出。
● 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 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详见第63-67页“就医”相关内容。
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食物多种化,营养均衡? 保证足够的杂粮、蔬果以及蛋白质的摄入。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食物。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选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相当于每天喝液态奶 300 克。经常吃豆制品,吃适量坚果。
保证蛋白质摄入保证一定量鱼、禽、蛋、瘦肉等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要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饮食宜清淡,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 杯(1500-1700毫升);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尽量不饮酒。成人若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含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规律运动,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走动一下。
杜绝浪费,提倡分餐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注意:有特殊疾病人群需按照医嘱进行饮食管理。
图片:出版方供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