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包做了!”
还记得吗?在救援队伍出发前的送别现场,一位丈夫的承诺走红了网络。
英雄归来,全国网友都帮助赵英明护士监督丈夫——家务活做了没有?
如今,这段蜀中战“疫”佳话,被谱写成了沪剧小戏。继《阿拉上海人》《一路有你》《城市温度》之后,上海沪剧院于今天拍摄完成了战“疫”系列小戏的收官之作。院长茅善玉表示“拍摄小戏,是一种新的尝试。未来演出中,既可以拆分,也可以整合在一起。”而在特殊时期演出按下“暂停键”的当下,通过微剧场在云端与观众见面,在她看来也是一种新的模式,对于一直以来与时代同步的沪剧来说,“面对这样一场两个多月的全民战‘疫’,四部小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希望以小见大展现生活,展现上海人朴素的情感。”
朴实的语言最见平凡中的伟大“最初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这个故事就十分感动。担心家人安全脱口而出的‘承包一年家务’,如此朴实发自内心的脱口而出,最有冲击力。”上海沪剧院中生代演员朱俭,以沪语演绎了这段逗乐无数网友,也感动无数网友的援鄂医护家属。而他自己也感慨:“当看到剧本的时候,仍能被这句话深深感动。战‘疫’就是一场全家总动员!”
如果说把蜀中男儿的一句家务承诺,用在“买汰烧样样来塞”的上海丈夫身上,算是一种符合生活真实的合理“移植”,那么另一段空乘人员的真情流露,则真真切切是发生在上海英雄归途中的故事——
“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我代表机组的全体乘务人员热烈欢迎你们——上海援鄂医务人员凯旋归来。(上海话)尊敬的白衣天使们,谢谢侬,上海老想侬的,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阿拉如约而赴,来接你们回去了!”这段小戏中的画外音,几乎是复刻了东航MU9004“武汉-虹桥”包机航班上,乘务长杨妍婷的客舱广播。
可以说,战“疫”涌现的故事千千万万,身处其中的文艺工作者,更加感受到创作贴近真实的力量——朴实的语言无需矫饰,更见平凡的伟大。朱俭感慨“通过这段战疫故事的拍摄经历,最大的感慨就是‘真情真意说人话’。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观众从中感受到一个平凡、伟大而又真实的人。”
乡音乡情,还有舌尖上的上海风味
前几日,上海老牌饭店为援鄂医疗队隔离期特别制作营养餐的视频和菜单走红网络:腌笃鲜、上海爆鱼、生煎馒头……或是正宗的本帮菜,或是店家结合时令的招牌菜,“馋哭”网友的同时,也让大家感慨“应该!值得!”
而上海沪剧院端出的这份热腾腾的“乡音”小菜中,也少不了舌尖上的上海味道。
戏中,八岁的孩子看着爷爷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提醒,要烧“爸爸爱吃的腌笃鲜”和“妈妈爱吃的糖醋小排”,用舌尖上的上海风味,补上那顿因小年夜奔赴疫情一线,而没能吃完的团圆年夜饭。
都说当下的生活、活着的英模最是难写。面对这场持续两个多月的全民战“疫”,可以说,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亲历者。因而,对于作品的真实与动人有着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朱俭口中的“说人话”,还是剧本中努力呈现的生活烟火气,都是尝试在紧跟当下的文艺创作中,记录真实,呈现真实。
而伴随着疫情向好,在即时的创作新鲜出炉后,对于创作者来说,在延续战“疫”时期文艺轻骑兵的“鲜活感”和“呼吸律动”的基础上,如何打磨与沉淀,把众多小戏凝结成具有深刻思考与人文温度的大作品,将是文艺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除微博截图外均上海沪剧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