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直播“云赏春”官方照片
春天的故宫,梨花风起,满城春色宫墙柳,美得格外令人心醉。故宫博物院虽因疫情防控仍在闭馆,却凭借直播“云赏春”冲上热搜。
昨天上午10点,故宫首场直播刚一开启,全球各地的网友迅速涌入各大观看平台,一度引发直播画面的些许卡顿。截至记者发稿,两小时的首场直播吸引超过1500万人次观看,“太美了”“直播不要停”……这场特别约会收获到的点赞、留言不计其数。
故宫直播吸粉,其实是这些天全国各大博物馆借道互联网“出圈”的一个缩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博物馆紧急“打烊”的同时,纷纷创新“云服务”,以开辟虚拟展厅、在线直播观展等提供文化艺术的“精神食粮”,备受观众欢迎和社会关注。而博物馆的这些“云服务”又该如何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多可能,值得进一步思考。
故宫直播“云赏春”官方照片
与故宫春天的“云”上约会惊喜满满,“宫里人”的私家推荐很是亲切
在故宫首场“云赏春”直播中,担任主播的“小哥哥”“小姐姐”分别是“宫里人”高希和孙晓晔。尽管穿过午门、御路桥通往太和殿广场的这条路线十分经典,几乎是每一位实地游览过故宫的观众不曾错过的,这次直播仍然带来了很多惊喜——不仅随时随地推送故宫的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也以一个接一个建筑、文物背后的小故事将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人们。
走近太和门,主播提醒道,门前一字排开的陈设中,石柜、石亭两座石雕有些特别。这一对陈设从明代就流传了下来,关于它们,清代诸多学者就曾有过研究,最终却也未形成明晰的答案,只是有了两种相对主流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称,石柜里放的是象征社稷的粮食,石亭里放的是象征时间的时辰牌。另一种说法则称,石柜长得像放皇帝玉玺的盒子,里面放的干脆就是玉玺,石亭里放的则是皇帝的诏书。”
故宫直播“云赏春”截屏
云上直播故宫,有满满的知识“干货”,也有一大波令人倍感亲切的私家推荐。“冰窖”一带就是孙晓晔推荐给网友们的歇脚地,理由不仅在于这里有家网红餐厅。◆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她告诉人们,“冰窖”其实是为皇家贮存冰窖的场所,冬暖夏凉,人们待在里面非常舒适。此外,冰窖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宜人,门前的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吸引了很多鸟儿来筑巢,深受喜爱的宫猫也经常在这里出没。“风清气和的日子,不妨在这里静静坐上一会儿,吹吹凉风,晒晒太阳,听听鸟鸣,逗逗宫猫。”
直播过程中,两位主播不时将提问抛给网友,形成了颇为有趣的互动。问起网友是否听到鸟鸣时,有人在弹幕中称好像听到了乌鸦叫。主播说,这真的不是幻听!满族人认为乌鸦能保佑平安。当时在坤宁宫前立有的索伦杆上,每天都会放有很多肉,专供乌鸦啄食。
故宫直播“云赏春”截屏
博物馆不断上新的“云端”体验,撬动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兴趣
在业内看来,博物馆形形色色的“云端”推送,不应只是实地游览、现场观展的替代或翻版,更应充分调动起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优势,撬动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兴趣。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告诉记者:“博物馆的线上与线下手段两相结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最终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展览、文物,更好地发挥公共教育的作用。”艺术评论家陈履生也指出,当下各博物馆若能开放更多藏品资源,让公众在网络上看到过去所未见、过去看得不够仔细的一些细节,或是促进人们对展览、文物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马琳在刘海粟美术馆直播导览“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
前些天马琳在刘海粟美术馆直播导览的“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就给业内带来不少启示。这是一场颇具专业深度的文献展,很多展品是文献资料,静静躺在玻璃柜里,观众在展览现场只能看到文献的封面,看不到其中的具体内容。马琳的直播不仅以三段深入浅出的故事回溯刘海粟的两次欧游,还特别以手捧的iPad随时为观众演示文献的内页,例如傅雷编集的《刘海粟》、刘海粟编集的《马蒂斯》等,延伸了展览的内容。这些都与线下展览形成了差异化补充。
在敦煌研究院近期推出的“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中,“今日画语”这个板块已在社交网络形成很高的分享频次
互联网所带来的生动交互体验,也频频成为博物馆“云端”吸粉的法宝。最近火了的“云游敦煌”抢先体验版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例。由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这个小程序,集探索、游览、保护敦煌石窟艺术功能于一体,上线不到十天,就吸引超过100万人次通过这个“接口”云游。其中,“今日画语”这个板块已在社交网络形成很高的分享频次,用户每天打开这个小程序,都能自动生成一张以敦煌壁画为背景的日历,获得与之契合的智慧妙语。对于感兴趣的石窟、文物,用户则可以随时标记“想去”,未来实地参观时便可着重了解它们,并以“翻卡片”实现知识速成。上海博物馆前段时间推出的“网上博物馆”专题中,互动化策展思路同样引人注目。例如“遗我双鲤鱼——馆藏明代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多媒体网展甚至为网友们提供了“也来写一封”的机会,信笺样式、字体等元素都可自选,最终生成一封古色古香的专属信札。
上海博物馆近期推出的“遗我双鲤鱼——馆藏明代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多媒体网展中颇具互动性的板块“见字如面”
作者:范昕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