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滩22号,原太古洋行大楼
3月10日,外滩22号的所有租户都收到一纸通知,被告知:“中山东二路22号大楼北楼评定为危险房屋,应立即停业卸载”,并被要求:“3月13日前完成大楼清场工作,包括全部人员物品撤离”。
此通知引起了很大反响,一是租户们受疫情打击,刚开始重新营业,又被限期3日清场撤离,雪上加霜;二是这栋位于外滩万国建筑群尾端的醒目红色建筑,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不仅有重要的遗产价值,还因成为上海的时尚秀场、美食地标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该历史建筑后续如何保护与利用,目前尚无进一步解决方案。
△ 22号大楼北楼被评定为危险房屋的告知函
△ 去年12月,外滩22号对外公开的北楼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指出外滩二十二号北楼“差异沉降明显” “外墙部分砖柱抗压承载力不足”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房屋损伤不会因可能继续发展而产生伤亡事件”
△ 外滩22号分为东楼、北楼和南楼三部分
在上海的租界时期,英租界与法租界以洋泾浜(延安东路)为界,北面是英租界,南面是法租界,界线明确,壁垒分明,所以,上海有“大英法兰西,大家弗来去”之说。
与英租界外滩的繁华相比较,法兰西外滩就显得冷清、单调多了,于是,原来法兰西外滩的老房子大部分已经拆除。
法兰西外滩(中山东二路)22号是英商太古洋行(Butterfield & Swire Co.)大楼,太古洋行与怡和洋行、沙逊洋行、英美烟公司合称旧中国“四大外资集团”,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 清末法兰西外滩,与英租界外滩的繁华相比显得冷清,左侧楼房就是太古洋行大楼
-I-
太古洋行的故事
早在1853年,一位叫斯怀尔(W. H. Swire)的英国人在美国成立斯怀尔兄弟公司,作为英国斯怀尔集团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主要业务就是把美国生产的原棉运到英国,把英国生产的棉布和其他的商品运到美国。
第二年,斯怀尔又去了澳大利亚,争取把澳大利亚生产的羊毛运到英国,再把英国的商品运到澳大利亚。
1860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美国原棉出口成了大问题,于是,斯怀尔集中精力打理澳大利亚的业务,并与另一位英国人巴特菲尔德(R. S. Butterfield)合伙成立了Butterfield &Swire Co.,除了把澳大利亚的羊毛运到英国,还拓展澳大利亚与亚洲的贸易业务,其中就有把澳大利亚的毛纺织品和棉纺织品运到上海,销往中国各地,上海的业务委托美商琼记洋行(Heard & Co.,Augustine)、普雷斯顿洋行、布鲁尔洋行等多家洋行代理。
△ 太古洋行对华事业的开拓者约翰·萨缪尔·施怀尔
几年后,斯怀尔认为,中国的代理公司的销售业绩不佳,1866年,斯怀尔亲自来到上海,干脆把布鲁尔洋行买了下来,这一年的11月28日,Butterfield & Swire Co.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
中国近代史上,在广州、香港的洋行往往会使用音译的方式给洋行取洋行的中文行名,如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Palmer & Turner,在香港、广州的中文行名就是“怕马·丹拿”或“怕马及丹拿公司”,而在上海,则叫做“公和洋行”。
现在出版的许多论著把Butterfield Swire Co.汉译为“巴特菲尔德和斯怀尔公司”,实际上,该公司的中文行名就是“太古洋行”。
“太古”在汉语中好像没有特别的意义,至于洋行为何取中文名为“太古”,我没有见到合理的解释,似乎是一种“悬念”,任凭人们猜想。
太古洋行还把中文“太古”音译为“Tai-koo”。
△ 1866年12月3日,《北华捷报》上刊登的太古洋行开张启事。其中可见,太古洋行的英文拼写是“Butterfield & Swire”,还可见到“Tai -Koo”的拼写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太古洋行主要经营国际贸易,当然,航运就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环节。
-II-
太古轮船公司
“蓝烟囱轮船公司”(Holt & Co.,Alfred)是英国规模最大的航运集团公司,总部在英国利物浦,约1860年来华,该公司的船只的烟囱大多涂成蓝色,所以英文名称又叫做Blue Funnel Line,即“蓝烟囱公司”。
据记载,186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太古洋行与蓝烟囱公司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一位蓝烟囱公司所属的“阿基里斯”号货船在上海港停靠多日,但是,计划装运的货物迟迟没能到达,船长出自某种成见,不愿意在上海港等待装货,整备空船驶回英国,这将影响蓝烟囱公司的经济利益,破坏公司的声誉,蓝烟囱公司心急如焚。
此时,斯怀尔先生发现,码头上有一艘装载原棉的帆船(清代以前,上海是中国棉花的主要产区,近代以后,棉花也是上海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货主破产而船无法起航,于是,斯怀尔先生通过努力,劝说“阿基里斯”号船长把这一船棉花运到英国。
从此,太古洋行与蓝烟囱公司建立了友好关系,成为蓝烟囱公司在华业务的代理人。
△ 1911 - 1912年拍摄的太古“蓝烟囱”码头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 1935年英文版上海地图中标注的太古“蓝烟囱”码头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1872年,太古洋行在上海创办“太古轮船公司”(China Navigation Co.,Ltd.),开辟中国近海和长江航运,与英商怡和洋行的“怡和轮船公司”(Indo-China Steam Navigation Co.,Ltd)、美商旗昌洋行的旗昌轮船公司(Shanghai Steam Navigation Co.)三足鼎立,操控、垄断中国近海和长江航运。
△ 停泊在上海外滩的太古轮船公司的 PS Pekin 轮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1883年,在香港创办“太古车糖公司”(Taikoo Sugar Refining Co.,Ltd.。“车”是机器生产的意思,所谓的“车糖厂”就是机器制糖厂),是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机器制糖公司,在上海浦东建立“太古车糖厂”专用码头和仓库(就是后来的“民生码头”),垄断了中国的食糖市场。
直到今天,中国人把沙糖叫做“太古糖”,也由此而来。
△ 停靠在法租界外滩太古码头的 PS Pekin 轮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 民国2年(1913),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中标注的浦江两岸三处太古码头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III-
太古洋行迁入法兰西外滩
早在1864年(同治三年),英国医生裘立司(H. A. M. Jurios)在法兰西外滩创办了“公济医院”(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即现在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梅朋、傅立德著《上海法租界史》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说:
公济医院于1864年1月1日开办,设在科尔贝尔路(新永安街)和法租界外滩的转角处的一座好几层楼的大房子里。医务人员由仁爱会的修女担任。
公济医院在法租界大约办了十三年,后来迁移到今天所住的地点,本书在最后将说明迁移的原因。
△ 1884年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中标注的法租界外滩太古码头,其位置靠近当时的Rue Colbert(科尔贝克路),也就是现今中山东二路新永安路位置,太古洋行的位置还是“法公医院”,即公济医院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公济医院是一家主要为侨民服务的疗养性质的医院,创办人是英国医生,但是,医院开设在法租界,护士也是法国天主教会,开办几年后,英租界工部局与法租界公董局关于医院的管理和费用分摊,分歧严重,《上海法租界史》是这样说的:
得到一些财务上的收入,决定不再要求两局(指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给予两万两千两贷款,而只要求七千两作为捐赠。要求公董局的部医院大概找到了一个更理想的办法。管理委员会确信自己可以分二千五百两。这个提议使大家都满意,建筑工程就在第二年春天开工。1877年,公济医院迁出法租界搬到新房子里;至今仍然在那个地方。
1877年,公济医院迁到了苏州河北岸的公共租界(就是后来的第一人民医院址),于是,法兰西外滩的公济医院旧址被太古洋行收买后作为洋行办公地址。
这块土地的面积很大,太古洋行的许多机构集中在这里,而且,办公用房与仓库堆栈混战在一起。
△ 1947年地图,金陵东路以南到新开河一带全部是太古洋行产业
我只在一张1890年的外滩全景照片上见到它的模样。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回”字形,中间设计有高于建筑的天棚,这是19世纪上海比较普遍的建筑,外国人称之为“Compradoric”,上海人往往称其为“大班房子”,实际上是一种中西合璧的简易办公楼。
△ 1890年法兰西外滩。右侧的旗杆状东西就是洋泾浜(延安东路)外滩的气象信号台。图片左侧的低矮房子是太古洋行
△ 1883年上海太古洋行职员合影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IV-
从太古洋行大楼到丰华大楼
20世纪初,太古洋行计划建设洋行的新办公楼,1906年竣工。
新楼由英商新瑞和洋行设计。新瑞和洋行由英国建筑师学会会员覃维思,用自己的名字取名为Davies, G,1899年后,由于合伙人变更,英文名称几次更改,叫过Davies & Thomas、Davies & Brooke等,约1930年结束。
△ 法兰西外滩的太古洋行大楼
△ 20世纪20年代繁忙的法租界外滩太古码头。太古洋行办公大楼和大型仓库已经颇具规模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 太古洋行办公大楼和仓库近景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水泥在中国建筑上使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上海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开始于1910年左右,在此之前,上海的洋房主要是砖混结构。
中国本土生产的砖主要是青砖,质地较差,而且,手工制作的砖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外国人大型的建筑通常使用进口红砖,加上运输成本,价格不菲,所以,造房子时需省着用。
太古洋行大楼是商业建筑,四层砖混结构,清水红砖外墙,外立面简洁。
当时的上海虽然已经有了发电,但是照明使用“弧光灯”,灯光闪烁,不适宜户内照明,主要用于路灯。
为了户内采光,建筑平面设计为“回”字形,四周是房子,中间是天井,顶层设计为天棚,可以利用自然光和增加通风。
△ 太古洋行大楼及周边水域环境
△ 1912年拍摄的上海太古洋行办公大楼内景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建国后,太古洋行撤离中国,1958年,丰华圆珠笔厂迁入原太古洋行大楼,大楼改名为“丰华大楼”。1966年,太古洋行大楼由房地产部门管理。
丰华圆珠笔厂的前身是丰华精品制造厂,创办于1948年,厂址在威海路637号,生产不锈钢表带,后来转为生产圆珠笔,是中国最早的圆珠笔生产厂,1955年公私合营,许多小厂并入,改名为丰华圆珠笔厂。
当时,中国的圆珠笔生产厂不多,而圆珠笔的需求量极大,丰华圆珠笔厂承担全国一半以上的圆珠笔供应,厂房不够使用。于是在迁入太古洋行大楼后,70年代在原来四层的基础上加建一层,这样,太古洋行大楼变成了五层的高楼。
△ 1923年拍摄的太古洋行办公大楼正立面图片来源 / 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字图书馆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方志上海整理
△ 现在的太古洋行大楼,20世纪70年代末加了一层
太古洋行大楼原来是办公楼,成了丰华大楼后,变成了厂房,盲目加层,使用不当,缺乏维修和保养,大楼的安全岌岌可危。
20世纪90年代,丰华大楼又由某台商长期租赁,由于当时这幢大楼尚未列入保护单位,改建和装修没有严格的制约,建筑结构损伤尤其严重,由于用途改变,过度装修和添加设备,建筑负载超标,情况不妙。
“老房子”是宝贝,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有合理、安全的使用年限。本次被评定为危房的北楼,虽然不是面向外滩的主立面所在的部分,但也提醒了我们,使用“老房子”时应当要把结构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安全第一嚒。
作者:薛理勇
来源: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