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上海美术界在行动。
继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发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网络漫画展征稿活动之后,上海的国画家、油画家也纷纷拿起画笔,自觉投入创作,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其中就包括汪家芳、李向阳等画坛中坚力量。
汪家芳作品
得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严峻起来,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果断退掉了计划年初五飞往国外的机票,安心宅在家中。他其实一刻也没闲着,连日画了一组国画,定格抗击疫情进程中那些值得铭记的人们。
“我这一代画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走来,经历了不凡又砥砺前行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感受到国家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极大鼓舞。即便今天全国面临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我也依然对战胜它们充满信心。这些天,我持续关注各种新闻报道,为抗击疫情的很多片段而感动。身为画家,我认为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那便是用画笔关注时代、表现时代。”汪家芳告诉记者。
汪家芳作品
汪家芳的第一幅画,画的是钟南山院士,值得亿万中国人尊敬的那位老人。“钟南山像一位谆谆叮咛的大家长,又像一座伟岸的丰碑。这幅画我整整画了一天,我想画出他那种慈祥又刚毅、坚定的神态,复杂的忧国忧民的神态。”
他也刻意将更多的画面,留给了平凡的服务性群体:医务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菜市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的平稳、正常运行而工作着,值得全社会尊重。正是他们的付出,支撑起我们的信心。我想为他们画像,为他们点赞。”值得一提的是,汪家芳为每一幅作品都配上了一段书法文字,那都是他有感而发的心声。
汪家芳作品
“昨天是大年初六,一个预示着吉祥平安的日子。我带着已经完成的几幅作品去了趟邮局,给它们一一贴上上海的纪念邮票,盖上当日的邮戳,希望为这一系列作品留下纪实性的印记,也将吉祥平安带到千家万户。”汪家芳说。
汪家芳作品
表现武汉火神山医院热火朝天建设场面的《决战火神山》《奔涌火神山》等油画,是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这几天有感而发的创作。
“严格点说,我的‘火神山’并不是创作,更不敢妄称抗击疫情,只是些情到深处的宣泄而已,至于缘由,一两句话还真难说明白。”李向阳告诉记者。
李向阳《决战火神山》
疫情蔓延以来,李向阳坦言“终日在朋友圈度日如年,各种信息搅得我悲喜交集、爱恨两难”。这几天他一直想画些什么,因为多年不画人物,又觉得画一二个天使做些手势摆个pose难免显得空泛单薄、落入套路,所以直到“火神山”开建,他才突然感觉找到了创作灵感喷涌而出的“火山口”。
在李向阳看来,或许,火神山就是小汤山,它是象征胜利的标志,是制度优越的体现,是华夏儿女应对艰难困苦的行动和意志,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思考和答卷。他最终想要表现的,其实一种摧不垮的精神,一种必胜的信念。
李向阳《奔涌火神山》
由两幅小画构成的《蜕变·希望》,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鲍莺用纸本水墨加丙烯颜料创作的。
单看一幅小画,是用丙烯颜料的珠光白描绘出的局部蚕茧,两幅小画拼在一起,则显出蝴蝶的影像。水墨黑色的背景,预示着混沌复杂的环境。《蜕变·希望》凝结着破茧成蝶、顽强抗争的寓意。“坚定信念,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我想个人是如此,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亦是如此,充满希望,一定会更好!”鲍莺告诉记者。
鲍莺《蜕变·希望》
前几天,上海画家沈雪江以“守望共朝夕,不胜不还乡”为主题的一组写意水墨刷屏网络,让人泪目。这几天,这位画家还在延续这个系列的创作,至今已完成十几幅作品。
这个系列的第一张画是《去一线》。画中,夫妻相拥胜无声,丈夫身旁带有“十”字的行李箱告诉人们他即将投身抗疫一线。“这个场景来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大年三十晚上,一位青年男医生即将驰援武汉,而他的妻子已怀孕四个月。电梯间里,两人紧紧相拥道别。这一幕情形看得我难以忘怀,第二天我就把它画了下来。”沈雪江告诉记者。
沈雪江《去一线》
这组画捕捉的都是抗疫过程中平凡的瞬间:连轴转的医护人员累了躺在长椅上歇一会儿;过往行人无不戴上口罩的“新时尚”;逐渐康复的病人终于下床走上了几步……
沈雪江也特意选取了一种抒情小品式的画法,寥寥数笔,以小见大,就连标题也十分接地气。
沈雪江《上岗》
沈雪江《累了,歇一会》
沈雪江《守望》
沈雪江《等您回来》
沈雪江《爱自己,戴口罩》
沈雪江《来来来,走几步》
沈雪江《不信谣》
沈雪江《静听春风》
作者:范昕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