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16时26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李九松因病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观众来说,李九松是伴随几代人的欢笑回忆。因他在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中成功饰演“老娘舅”一角,网友感慨:“最亲切的‘老娘舅’走了!”
李九松出身演艺之家。他的父亲是文明戏前辈艺人李明扬,而母亲姐姐同样也在江浙等地码头戏班唱戏。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慢慢显露出喜剧天赋,三岁就被大人抱上了戏台,成为台上的“活道具”。新中国成立后,一家人落户上海,一家民营沪剧团上演戏曲《秦雪梅吊孝》,他客串一把“跑龙套”,没想到在台上把吊孝的老太叫成了“老爸”,惹得观众笑成一团。这次失败的龙套经历反而开启了他作为滑稽戏演员的艺术生涯。此后,他曾拜名师文轩、文彬彬学艺。
作为舞台上的捧哏,他口齿伶俐,动作感鲜明,塑造的角色往往憨态可掬,令观众印象深刻。他尤其擅长塑造各种基层小人物形象,比如参演上海大公滑稽剧团移植苏州滑稽戏《苏州两公差》,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小公差。剧情讲的是底层公差为百姓打抱不平,假扮钦差偷印申冤的故事。改革开放后,他随大公滑稽剧团老艺人并入上海人民滑稽剧团,舞台以演独脚戏为主要方向。
而也正是这时候起,他与另一位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结成了长达40年之久的搭档。上世纪80年代两人合作的作品《头头是道》很受观众欢迎,后来在江南滑稽汇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作品中,他饰演的正是王汝刚的“老娘舅”,因为不能改口,总是唤出外甥的小名“芋艿头”让观众乐不可支。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老娘舅”这一称呼伴随了他大半个演艺生涯。此后,他还与王汝刚、许海俐合作表演了独脚戏《征婚》,获全国喜剧小品一等奖。
谈起搭档,王汝刚曾不无感慨:“我们曲艺界有句行话:找好搭档比找对象还难。要找一个好搭档不容易,而找到了之后又能长期合作就更难得。”
李九松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其领衔主演的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九松与滑稽明星亮相电视荧屏衔主演的电视系列小品《老娘舅》收视率名列前茅。而这一演,就是十多年,成为几代上海观众最喜爱的荧屏形象之一。
被誉为“海派”室内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老娘舅》从1995年9月首播到2007年12月最后一集播放,总共经历了12年的时间,着眼于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而 李九松饰演的“老娘舅”无疑是剧中的灵魂人物。
老娘舅是幸福小区董家门的户主,年逾七旬,平日里乐于助人、充满善心、待人真诚,而他也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被大家看做众家娘舅,因此尊称他为“老娘舅”。和最初《头头是道》里的“娘舅”有所不同,李九松在剧中饰演的“老娘舅”取引伸义,指在家族社区中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剧中李九松饰演的“老娘舅”热心社区事务活动,也好管闲事,惹出不少笑话。
进入晚年,李九松虽然身患糖尿病等多项慢性疾病,被老搭档王汝刚戏称是“药物人”,但始终活跃在舞台与传承一线。他把台上的乐观带到了生活里,笑言:“没有生病要‘重视’,生病之后要‘藐视’。”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他始终坚持把欢笑带给观众。
去年,他和多位滑稽老艺术家为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站台,表示:“感谢广大观众来捧我们独脚戏的场,恭祝各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希望大家多看滑稽、长命百岁。”
《石库门的笑声》主演、在《老娘舅》中饰演“阿德”的毛猛达这样回忆和李九松的相识:“我进团第一个戏就是和李九松老师演的。李九松老师在剧中演娘舅,我演姨夫。”正因为在剧中演活了“娘舅”,李九松后来又和王汝刚搭档《头头是道》,依旧演“娘舅”,正是这样一步一步,最终才成就了情景剧中无可替代的“老娘舅”。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很多观众感慨,原本因疫情延期的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演出中,他将与王汝刚、姚祺儿等滑稽明星一同演出,如今成为永远的遗憾。
作者:黄启哲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