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来600岁“生日”的故宫博物院, 因为年夜饭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故宫角楼餐厅推出年夜饭。原本计划从小年夜到正月十五,每桌按照十人的标准设置,一桌收费6688元,每增加一位再多收费680元。年夜饭服务一经推出,就陆续接到不少市民的订餐,很快接近订满。然而,没过多久,订餐消费者就接到故宫取消年夜饭的通知,退还了2000元的定金。与此同时,角楼餐厅的日间快餐在春节期间照常供应。
尽管故宫角楼方面没有说明取消的具体原因。但有媒体分析此举与网络引发过度商业化的争议有关。
去年3月,故宫餐厅也曾因为推出“火锅”或造成安全隐患在网上引发关注。尽管餐厅解释采用的是电磁炉而非炭火,但还是在不久后叫停了这一项目。此番6688一桌的年夜饭,在一些预定的顾客看来,对比其他春节期间的酒店餐厅并不贵,但也有人认为这无疑打破了故宫过去的“亲民”形象。
在凤凰网发起的一项投票中,对于故宫取消年夜饭这一问题,支持与反对声音也是对半开。
因而,有媒体进而提出故宫提出“故宫该不该商业化”的网络讨论。
网友的反馈也是多种多样。但看得出,其实对于适当的“商业化”或者说是博物馆资源开发,公众持相对欢迎的态度。早前故宫文创频出爆款,去年2月公布的2017年故宫文创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就足以体现公众并不排斥“商业化”。
那么为什么文创可以,吃饭不可以呢?
文创VS餐饮不是单选题,馆藏资源开发再利用关键在“亲民”
对于公众而言,其涉及的未必是商业开发品类方向的问题,恐怕与其产品定位价格以及对于故宫文化本身的传播影响效果有关。
故宫文创尽管有售价数千元甚至万元级的珠宝、文物复刻品,但是其销量最高、屡屡成为爆款的,主要集中在十几到百元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
而在餐饮方面,故宫此前曾开设冰窖餐厅,能够成为“网红”而并未引发争议,或多或少与其定价“亲民”有关。“宫廷点心三样”不到40元,较高价格的烤鸭也与市场价差距不大,在300元左右。
同样的,上海博物馆曾推出董其昌咖啡配山水绿豆糕,不仅凭借创意在网络刷屏,同时也获得不俗销售。而其下午茶套餐大约在50元左右,更是低于一般市场价。
能让昔日皇室所在的“紫禁城”成为普通老百姓能够探访了解、并深入体验,是故宫作为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的职责所在。
而放眼海外,绝大多数博物馆开设餐厅咖啡馆,但其主要供参观游客小憩,满足基本的餐食标准。
与此同时,相比于可以线上贩售,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发的文创产品,开在故宫保护建筑内的餐饮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亲民”的低门槛也带来火爆,如何在实体餐饮店维持秩序,确保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实惠,无疑又给故宫带来不小的运营压力。
定价销售额不是唯一标准,传统文化影响力与社会效益才是关键
当然,仅凭“亲民”的定价,就去判断商业化的边界是片面的。文创产品若只是卖胶带、卖扇子,对文物进行简单粗糙的复制,那么义乌小商品大可满足市场需求,不必动用以“科研学术”“保管保护”为主业的博物馆专业力量去探索如何走进大众生活。
文博单位以文创产品为着力点,其根本是为“传统文化活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新发展”。正是更懂文物的专业人士携手更懂市场的创意人士,才能够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创意产品的积极性,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通过市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丰富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应是文博人的初心所在。
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支持引导文博单位和社会资本开发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既强调“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落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法治意识”,也“赋予博物馆更大办馆自主权。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鼓励文物博物馆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其所得收入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公共服务、藏品征集、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等。”
而到了去年5月,面对一系列新兴模式业态,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从IP授权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翻看其中内容,对于其他商业化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在对文件进行相应解读时指出,中国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5136家博物馆。可以说,博物馆是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文物资源的主要阵地。因而,在保护修缮文物的同时,适当的商业开发也是携手多放力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各方企业的战略合作,各地博物馆大力促进文物“活起来”,促进“文物+科技”、文物行业与不同行业的融合发展。也正是这样的探索,令一批博物馆在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中成为“网红”,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不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得以涌现。IP授权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其中,《指引》针对授权内容、模式、流程、义务等四方面作出了清晰地界定和规范。
归根结底,定价销售额,不是衡量文博单位是否过度化的唯一标准,关键看齐能否带动传统文化以更亲民、更当代的姿态浸润大众生活,带来文化的正面影响与社会效益。
要市场,更要文化尊严,这是传统文化守望者应共同守住的底线。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