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技术带来的社会进步,但由此带来的诸种乱象也应该引起警惕。这之中,一大乱象是通过消费名人“带货”。就连以批判精神著称的鲁迅,也成了自媒体博取眼球的法宝。
这不,微信公众号“皇太极在纽约”写了一篇文章,直接把他形容为“贪财的鲁迅”。该文写道:“世人皆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殊不知离开独立的经济来源,鲁迅的骨头还能硬多久?”文中把鲁迅开三闲书屋、野草书屋等出版社的经历,解释成为赚钱而下海做书商;还引用《故乡》大方谈钱,指出“经济最要紧”是成功文人的通性,认为鲁迅“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在文字变现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调侃完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人生大赢家”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卖起了理财课。
兜兜转转,原来是篇营销广告文!而在遭到舆论质疑之后,作者又试图通过媒体进行辩解,但是不论怎么辩解,其公号的低俗之处也难以掩饰,更重要的是,在史实上也是完全站不住脚。今天,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王锡荣对该文进行了一一回应:
正如网友所指出的,《贪财的鲁迅》一文为卖课消费鲁迅,采用故意曲解、鱼目混珠以及“神转折”等手法,混淆是非,不惜污蔑鲁迅贪财,为其卖课生意做前导,行径非常恶劣。不过,或许认为不值一驳,故网友多半止于指斥,未对其手法加以剖析,有的即使指出其手法,但也未作深入剖析,故可能尚未打中其要害。不排除其对不明真相者仍有迷惑作用。必须看到,其诡辩、栽赃手法还是相当老练的,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读者或许会问:那么他说的事实究竟是否存在呢?如果确实存在,那就表明他说的还是有道理,至少有几分道理。
首先,必须指出,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故意偷换概念,把鲁迅用辛勤劳动换取维持生计所必须的经济报酬的合情、合理、合法行为,说成“贪财”。也就等于把要吃饭、求生存说成“贪财”,这是极其荒谬也极其恶劣的。这是对所有劳动者甚至对全人类的极大污蔑。在他的眼中,没有了是非,连人要吃饭也成了“贪财”,这样的人,就像鲁迅说的,应该先按一按他的胃,看看里面是否还有没消化完的鱼肉,让他饿上三天再来说话!
其次,他还扭曲事实,把鲁迅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压迫,自己自费出版书刊,署上一个出版者名称的当时最普通、最正当的做法,说成“办出版社做生意”。“办出版社”,给人感觉是有一整套机构,有人手,有设备,还要有房屋等等。事实上,鲁迅所做的,仅仅只是个人掏钱自费出版,从来没有办过出版社。这篇文章作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忽悠人的诡辩逻辑,故意把鲁迅说成“办出版社”,从而坐实了鲁迅把文学当“做生意”的罪名。同时,完全否定了鲁迅反抗国民党当局文化压迫的正当性!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栽赃来实现污名化的恶劣行径。
▲《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三是把鲁迅作品因广受欢迎而广泛行销并带来经济回报的现象,生拉硬扯说成“商业利益最大化”。难道鲁迅的作品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却不该得到稿费和版税?这些经济回报,是社会对鲁迅巨大社会影响的认可,而不是像“皇太极在纽约”一样把写作当成生意!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鲁迅所做的正相反,首先是为了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因此经常有意识地做一些亏本而有文化价值的出版项目,这是抱着对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甚至经济力量的高尚行为,在这篇文章中,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这种说法,本质上是一种对高尚情操的任意污蔑。
▲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第三期起成为“左联”领导的刊物之一,出至第五期,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搭车卖课”的恶俗经济学,但实际上完全颠倒了是非,扭曲了事实——首先把一个社会公认的崇高形象,置于一个完全颠倒了的污浊语境中,然后用完全颠倒的、充满悖论的价值尺度,来像煞有介事地评价他,从而得出完全扭曲的、颠倒是非的结论,从而达到使自己的污浊行为搭上文化名人的便车。这种为经济利益而消解社会正义,消费文化名人的行为,该刹车了!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