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育儿产生的焦虑,仅仅是因为“望子成龙”吗?
新近引进出版的《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在不少白领父母群中成为新的热点。这本书是由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和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根据多年的育儿经济学研究总结而成。两位教授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童年宽松的父母,为什么纷纷开始“推娃”?是爱,是对未来的恐惧,还是不甘落后之心?
养育孩子在全世界都正变得越来越“昂贵”;教育,投入多少才算够?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育儿的观念和方法,虽然和文化相关,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在社会不平等程度较大、同时教育有较大的概率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情况下,父母就会在育儿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应该说该书在这方面还是做足了功课的,从发达国家数十年间育儿观念的变化,到各个国家的育儿哲学的差异,以及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社会阶层的育儿方法的差异,都给出了详细的案例和讨论。除了当代的育儿现状,两位作者还从更长的历史维度(为什么严苛的教养方式曾经风靡数个世纪,而现在的父母却避免在子女做错事时进行严厉惩罚)以及性别维度(为什么以前的父母对于女儿的教育要求低,而现在儿子女儿都被推)、养育子女的经济决策(到底生几个孩子是最优决策)等方面,考察了欧美不同社会阶层在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上价值观的形成与传递。
作者发现,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态度取决于两大因素: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和通过教育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应该说这个解释还是比较靠谱的:社会的不平等给了父母重视教育的动力;而教育的回报使得这种动力能够转化为结果。如果社会存在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无法通过教育、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才能改变,那么父母也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娃。想想《红与黑》的时代,法国社会往上的阶梯是宗教、军功和婚姻所决定的,难怪于连先后青睐黑色的教士服和红色的军装,并追求贵族小姐。
作者的结论在实证数据中似乎也得到证实。如果我们考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不平等程度,美国是最高的,北欧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的不平等程度最低,而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则居中。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也是与此高度相关的,越是不平等的社会,社会流动性也越低。无独有偶,不平等程度、社会流动性与教育的成本(尤其是大学学费)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很明显,社会越不平等,向上的流动性越差,父母越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在教育方面为子女铺路架桥。
同时,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父母工作时间更长,同时会花更多时间照顾孩子。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如果向上流动性被定义为孩子移动到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可能性,那么在这一方面已经比较成功的父母自然会采取同样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施加影响。根据书中统计,在父母双方最多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家庭中,孩子获得更高学位的概率也只有10%左右。
但是,本书并没有能够解释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在美国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很多黑人把成为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作为走出贫困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而忽视教育。在美国城市里黑人占多数的学校,很多黑人学生把学业差作为一种骄傲,甚至孤立那些努力学习的黑人同学,称他们想“变成白人”,试想在这种环境下,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脱颖而出。而这种自我隔离的心态,是增加教育投入无法改变的。
另外,由于书中观点立足于对西方的研究而展开,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同国家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的差异,是否纯粹由社会不平等导致?这个解释是否也会犯类似纯粹用地理因素来解释东西方性格差异的片面错误?很多人都认为,在美国,即使是典型的白人“直升机父母”也不如亚裔父母那样严苛,而本土亚洲父母要比美国亚裔更严苛,但是亚洲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并不高于美国。
当然,本书并非一本育儿指南。作者也说明,他们无意比较各种育儿方式的优劣,只不过想解释父母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以及是什么导致不同代际不同地区在育儿方式上的差异。套用一句老话,经济学是让我们了解自己如何做选择,而社会学是让我们了解自己为什么难以选择。
作者:陈剑(金融学博士)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