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海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纪念日,静安区邀请上海史专家薛理勇、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曹永康在陕西北路源创创意园开展了“静安区经典建筑与保护”讲座,讲座几乎座无虚席,不少市民还拿着介绍上海经典建筑的书籍请专家签名,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1986年,在酝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时,郑孝燮首荐上海,引起了很多专家的争议。薛理勇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不一定以历史文化、历史悠久为唯一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城市认识的不断进步,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也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曹永康则介绍,在对建筑遗产越来越重视的当下,建筑保护观念已经逐渐由只重视单体、小组群建筑的保护,向大片历史建筑街区环境的保护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设立,从城市的尺度来说,确定了更多有价值的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是至少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上海远远不止,中心区有12片,加上郊区的32片,一共44片历史文化街区。最近又加入了很多历史文化街坊,成片街区的保护内涵更丰富,保留对象、有价值的信息也更丰富。1986年把上海纳入历史文化名城,意义在于突破了单体保护,从更大范围成片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元素。”
随后,两位专家介绍了静安区丰富的历史建筑,并深度探讨了工业遗产与再利用。从建筑类型来看,静安区南北有别,古老建筑代表主要集中在静安寺一带,寺庙历经重建,形成较为繁华的商业区,还有大量的石库门里弄,如张园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价值最高的代表,建筑类型丰富、建造质量也很好,政府非常重视其保护与再利用。静安区还有一些过去大户人家的别墅,苏州河两岸则有一些工业建筑遗产,如仓储空间和厂房。而苏州河以北抗战时期轰炸受损较为严重,保留至今的老建筑较少一些,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解放后兴建了大片的工业区,静安北部因此有不少工业厂房。如今,随着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城市功能的进化,这些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也成为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
曹永康表示,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是上海工业遗产的鼻祖,比起拆除后新建,保留活化的成本短时间内或许需要投入更多,但从长期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来说,保留活化是值得的,能够保留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环境氛围,并唤起人们对时代的记忆。作为创意产业园区,工业遗产的大空间也可以承担会议、餐饮、展览等诸多功能。
下午,阳光明媚,一群市民在导引下参与了“阅读建筑——行走陕西北路”活动。
陕西北路,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街,从巨鹿路到新闸路将近千米的路段,云集了21处名人旧居,承载了静安百年发展记忆。市民们一路沿途经行西摩会堂、崇德女中旧址、何东公馆、怀恩堂、上海大学旧址、荣宗敬旧居,多元的建筑风格、风云际会的传奇故事交相辉映,让大家体验到了老上海城市的无限魅力。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