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共有大大小小125个角色,600多件服饰,启用伦敦西区班底以保证呈现品质。
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今起将“停靠”上海,连演七场,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年末大戏拉开帷幕。泰坦尼克号自1912年船难发生以来,不断被改编成各种文艺形式,仅电影就有十多部,上海观众在近年来就欣赏过沉浸式戏剧、爱尔兰踢踏舞剧等丰富的舞台呈现。音乐剧版本聚焦的却不是“杰克”和“露丝”的爱情,而是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人物群像。
1909年泰坦尼克号动工建造,工期长达26个月,全欧洲都在为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欢呼,它的扬帆曾被视为一块大陆最辉煌灿烂的时刻、蒸汽时代最伟大的杰作,然而一切最终成为大西洋底冰冷的残骸。意外撞上冰山后,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超过1500人丧生,其中仅300余具罹难者遗体被找回。工业革命所激发的梦想荣光、蓬勃野心和傲慢自大,在两个小时内顷刻幻灭,泰坦尼克号极具戏剧性的船难悲剧,刺激了不少文艺创作者的灵感。
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于1997年与卡梅隆的电影一起问世,赢得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在内五项托尼奖。该剧在百老汇连演804场,至今在全球上演了几百个专业和业余制作版本。2018年,该剧全新制作版又从泰坦尼克号的起航地英国南安普顿出发,今年来到了中国。
音乐剧和人们熟知的卡梅隆电影叙事的重点不同。导演汤姆·萨瑟兰表示,卡梅隆的影片非常出色,但电影经过了戏剧化的处理,音乐剧则更忠实于泰坦尼克号上发生的事实本身。从锅炉房的工人到一等舱的乘务员、倾家荡产才换来三等舱船票的逐梦新移民,到维多利亚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剧中25位演员出演的125个大大小小的角色,没有一个是虚构的。从起航到沉船,音乐剧将引领观众触摸泰坦尼克号最真实的历史轨迹。“卡梅隆在电影中重现了巨轮,而舞台上没有海水和冰山,我们更关注如何通过不同人物面对沉船的过程,展示他们的爱与勇气,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这可能带给人们更大的震撼。”词曲作者莫利·耶斯顿在创作《泰坦尼克号》时,将交响乐元素融入音乐剧中,开场近20分钟的合唱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史诗感和年代感扑面而来。剧中不少旋律的灵感也直接来自泰坦尼克号上真实演奏过的曲目,世纪之交英国在科技进步中的浪漫风格,带来了海风般的清新浪漫。
制作人达尼埃尔·塔伦托表示,音乐剧关注芸芸众生的平凡,也希望给观众带来精神鼓舞。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一场悲剧,但音乐剧的主题是希望。“《泰坦尼克号》是百老汇少有的群像戏,它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灾难发生时,无论身在头等舱、二等舱还是三等舱,船上的乘客都面临这命运的选择。人性在绝境中如何迸发耀眼的光芒,在任何时代和环境都有映射意义。”
作者:吴钰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