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日出》
1874年,一个名叫莫奈的家伙登高一呼,他的画家兄弟们拎起手中画笔,就跟着他干革命。 从此,印象派出现了!开个玩笑,这又不是水泊梁山,莫奈的那些画家朋友也不是亡命徒, 自然不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可印象派确实颠覆了过往的一切,短短十几年,文艺复兴以来风光了四五百年的古典艺术就被这群艺术家亲手终结。150年来,有关审美的一切,由印象派开始。……
——看完这段描述,是不是觉得画风挺“魔性”?眼尖的朋友也许能猜出,这带有艺术普及大V“顾爷”style。
虽然他的简介自称“一般文艺青年,艺术爱好者,非科班出身”,但靠着“段子手”式文图讲述,短短几年累计百万余粉丝,在艺术普及圈实属“头部”。有粉丝形容他的讲法是“形似ppt的精简艺术故事展演,脱口秀般充满诱惑力的旁白解说,组合成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艺术故事”。
《小顾聊印象派》
顾爷 著
磨铁·铁葫芦·北京联合出版集团
继《小顾聊神话》《小顾聊绘画·文艺复兴》后,“小顾艺术宇宙”第三部《小顾聊印象派》新近出版了,在上海西西弗书店的分享会上,许多读者带着“按你胃anyway”的顾式灯牌前来应援。而在作者本人看来,之所以聚焦印象派,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少咸宜,“可能是因为它既不像古典画派那么古板,也不像当代艺术那样新潮到让人看不懂”;二是“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图文”五年多前走俏各大社交平台迅速成为一股热潮,正是陪朋友看完印象派画展后写故事开的头。
梵高《星夜》
印象派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何会迅速分崩离析?印象派到底有什么魔力,以 至于在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大众最熟悉的画派?在《小顾聊印象派》里,作者如此形容翻天覆地时代里活得多姿多彩的“印象人”——“印象派人力总监”毕沙罗、“怪人”莫奈、“原始人”高更、“所有印象派的父亲”马奈、“打死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的真印象派”德加、“所有现代艺术家的父亲”塞尚、“疯子”梵高、“点王”修拉……
比如书中定义“印象派人力总监”毕沙罗——判断一个画家火不火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毕沙罗有没有模仿他。谈到“奇人”巴齐耶——如果活得够久,巴齐耶的艺术成就绝不会低于莫奈。可惜,普法战争爆发后,身高2米的巴齐耶迅速参加战斗,然后迅速阵亡。
再看晚年的莫奈,几乎没有离开过吉维尼,他围着这个池塘画了200多幅《睡莲》,几乎穷尽了各个时段的光线和水面变化。
“这个世界曾出现过印象派,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希望大家能对印象派有个大概的了解,以后再去印象派画展,除了偷拍和分享朋友圈,还能谈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升一点格调。”书中分析莫奈时谈到,人们总说莫奈爱画草堆,爱画睡莲,或许他最爱画的,是光。
比如同样一幅《青蛙塘》,莫奈与雷诺阿的调色、构图风格迥异,前者更凸显水面的波光粼粼,而后者侧重对中心小岛人物的勾勒。
“对于艺术,是要尊重,但没必要把它想得太高深莫测。很多人问,你是怎样把高雅的东西拉下神坛的?我认为要反过来想,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很远才会觉得高雅,没有人会觉得闺蜜、好兄弟高雅;如果你把艺术放近一点看,它就不会那么高雅了。”顾爷的观点是——我把一些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带到门口。“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进去;如果不感兴趣,站在门口拍张照片、发条朋友圈也很好。但如果你走进去,那就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了,需要更加专业的学者给提供更详尽的知识。我能够做的就是把你带到门口。”
而“带到门口”,本身技术含量就不低,在注意力争夺激烈的当下,互联网圈做社交,离不开流量传播。“传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别人愿意看完这个故事,二就是看完之后有共鸣想要分享。”因此,与其说他在谈艺术谈名画,倒更像是嘻嘻哈哈地和哥们在闲聊八卦。
从单打独斗,到带着20人左右工作室,会焦虑下一个爆款吗?“我们已经过了最焦灼的时期,目前按部就班在正常轨道上,比如与客户合作拍艺术短视频等,但持续做内容需要大量知识储备,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团队来做,分析用户需求,生产‘你知道但并不一定了解的’内容。”
【延伸阅读】
你能想象旧物回收再利用后做成时髦艺术品吗?艺术家们把雨水数据融入布料会形成何种反应?“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思潮如何孵化珍惜自然的初心?在上海的一栋百年历史老建筑里,上生·新所改建后的首个跨界艺术大展“持续新生”(Continuous Regeneration)前不久揭幕,将展至明年2月16日。
据悉,上生·新所由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史的工业改造建筑,以及4幢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共同组成,其前身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展览场地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是沪上百年历史建筑,百年前曾是外籍侨民的休闲和娱乐场所,后经更新打造成集文化、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可持续活力社区。在这一特殊的建筑语言中,“持续新生”展览汇聚了全球16个国家40多位艺术家、设计师与创意人的作品,以绘画、装置、影像、跨界设计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针对艺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物质生活、新能源和未来生态等话题进行诗意的呈现, 共同探讨人类与自然共存关系的现状。
参观者通过看、听、闻、触摸等多种体验方式,对多维度的可持续展览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一走进展厅,巨大的原型缩微森林,一下子就抓住人们视线。以色列艺术家萨多·彬·大卫,在作品《黑色田野》中,用特殊材料制成了形态各异的花花草草,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每枚树叶和花瓣的细节都十分鲜活,令人啧啧称奇。
日本艺术家大西康明用上海植物园里的枯树枝造了纯白色的“倒置世界”,通常大自然植物都是从下往上生长,现场树枝却被倒吊起来,从上至下“野蛮生长”,“树枝”被涂成了白色“雾凇”的样子,看起来静谧又壮观,令人反思人与自然的处境张力。
还有更神奇的“操作”!艺术家Aliki的布料图案由雨水制成,主题是展现城市气候,其中添加了一层对水敏感的底片薄膜,薄膜里有神秘物质——当织物暴露在雨中,带有墨汁的敏感层就会铺散开来,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不管是倾盆大雨还是蒙蒙细雨,艺术家将有关雨的数据采集并在纺织品上进行视觉化呈现,形成各具特色的印花图案。人们忍不住惊呼:原来人和气象也能共同合作!
此外,ArtCOP21-联合国气候环境大会嘉宾、洛克菲勒基金会艺术奖获得者珍妮特·劳伦斯携2003年参展“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作品《Elixir/长生不老药》在展厅建造“长生不老研究院”;今年“弗里兹艺术家奖”得主西马里·辛格·索因通过视频和行为艺术探索人类对于地球的影响;法国艺术家埃莉斯·莫林与生物学家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们合作,在切尔诺贝利“红树林”这个室外实验室里演奏“春季奥德赛”,无不各具风格。
徜徉展厅,无论是扶梯把手,还是现场装置,都散布着自然元素。比如,澳大利亚艺术家和工程师合力以透明玻璃圆板背后的彩色窗棂为背景,玻璃上镶嵌着蝴蝶、花朵、树叶等纹样,树叶满地,抬头便是姹紫嫣红,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予人生物界别样的灵感。
展览现场,你还能看到曾自创一座小岛并把它滑向泰晤士河的安蒂·赖特宁带来一组在人力控制下生长的树;擅长用二手衣物实现艺术创作的中国艺术家尹秀珍带来一组记录旧时光的“书架”;艺术家周蒙的作品以诗意视角配合光与影,探讨生命的轮回与新生;俄罗斯艺术家Margo Trushina展现黄石公园日食的沉浸式视频,启发观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想用一场带来理念革新的展览告诉大家,艺术家在如何探讨可持续,以及可持续是怎样具体的行动方式。”恰如策展人李叶萌所说,“持续新生”代表了两种动态势能的正向叠加——“持续”是无间隔、无限延续的状态,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新生”则是“引而发”的突变,从零到一,从一又到无穷尽。在未来的轴线上发现不可知的潜能和机遇,好比生命体的自我调整、企业的系统更新。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持续新生”更接近一个跨领域的平台:艺术持续抛出问题,设计持续解决问题,把聚焦于“可持续”主题的60余件作品聚合在一起,囊括了从理念到现实的丰富表达。每一个人,无论从美学探讨、艺术的创作与设计、还是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方面,都更关注广义的“生命”以及“天、地、人”的和谐,呼吁更多人实现环保低碳与可持续的生活。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