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看上去很简单,但很多家长并没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有些老师同学对流水账有误解,对此严加打击和贬斥。所以有的作文有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放弃记录生活,放弃平易的语言,转而去寻找美词妙句,去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因培养出年少成名的青年作家蒋方舟,尚爱兰成了不少家长心中“别人家孩子的妈”,究竟好作文怎么写?
回顾30余年来一线教学经验与教导女儿的心得,尚爱兰把针对7-12岁孩子命题作文的经验汇编成“反套路”指南《作文课》,以期激发更多孩子自主写作的意识。日前亮相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她谈到,每个孩子都有语言表达的潜力,应珍视孩子不同的潜能和才华,保护他们稚嫩的写作冲动,倡导健康的作文理念,鼓励孩子自发阅读与想象,不要先入为主地以篇幅字数、好词好句、作文规范等规则限制创造力。
避免把妈妈写成家政人员
“今天作文写什么?”每个小学家长都会受到孩子的灵魂拷问。如果出去旅游了就一味写景点,在家呆着就写干家务,春天写春暖花开,秋天写果实飘香……这只会导致千篇一律、面目呆板的“套路”。
尚爱兰认为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或课堂要求,“有些作家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个名字,课本上可能连头像都没有,学生怎么可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呢?我自己教书多年后,才敢有点自由,腾出大块时间介绍作家。一方面是我觉得伟大的作家不只留下了作品,还留下了他的人。”她在《作文课》序言中写道:“作家和语文老师,我刚好两者都沾一点。好处是我提出的都是实用的、可操作性的、不僵化的方法,一些经验都是我多年积累所得,并不断复制,不断完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就说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作文课》
尚爱兰 著
新经典·花城出版社
比如,面对常见作文题《我的妈妈》怎么写?尚爱兰提出,“应该避免把妈妈写成家政人员。”她发现,大部分小朋友在写妈妈的时候,都会写做饭、洗衣服、照顾生病的自己。但家长和老师在指导时应意识到,“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肯定有孩子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言传身教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妈妈在作文中的形象从‘家政人员’中拔出来,也区别于‘妈妈付出,孩子报恩’的传统思路。用‘付出’和‘报恩’维系的亲情关系,绝不是妈妈无私付出的本意。”
再比如,小学生学写作文一般都会从“看图写话”开始。尚爱兰对那些绘制潦草、内容过时的图片非常反感,她认为好图片本身就是特别好的文章,既能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审美能力。从这一观点出发,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独辟蹊径,经常让学生“看经典绘本写话”“看奥斯卡短片写话”。有时候,孩子的视角反而会给大人带来惊喜。
一次,她要求学生写“我最喜爱的动物”,大家不是写“狗的忠诚”就是写“蚕的奉献”。在尚爱兰看来,这些司空见惯的动物早就被无数学生写过,而他们心中也很容易有现成的“蚕的作文”。但“好写”与“写好”却是两回事。因此,她播放了描绘昆虫世界的纪录片《点点虫》,学生在观看微观镜头近距离记录下的微小生命后,激发了对食物链的底端——蜣螂的写作兴趣。
和女儿蒋方舟“相爱相杀”
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1999年秋天,榕树下举办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请来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和王朔做评委,声势浩大。那一届最佳小说奖得主是尚爱兰,奖品之一是带家属游千岛湖。游玩当天,尚爱兰的女儿异常活泼,拿着弹弓一路蹦跳。作家们凑过去逗她:你叫什么名字?小姑娘把头一扭:蒋方舟。
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第一本书,16岁当选中国少年作协主席,20岁获人民文学奖,23岁任《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火箭式的蹿升背后,妈妈尚爱兰的影响有多大?
“有很多家长觉得辅导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扔给他们作文范文书,我觉得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我小时候读《金瓶梅》和《废都》我妈都不管,唯一撕过的书是《小学生作文精选》。”据蒋方舟回忆,她小时候写作文都会放一本字典在身边,通过这种方法,她渐渐把汉字认齐了,也锻炼了专注力和毅力,还建立了很好的语感。
幼年蒋方舟与母亲尚爱兰。/微博@蒋方舟
当年尚爱兰培养女儿写作的那些观点,与她指导学生写作文一以贯之,她把这些也写进书里:不要在什么都没教会孩子之前,先教会他畏惧字数;找到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好好地写写个人经验,比任何华丽丽的辞藻都要有效……
在青春期时,蒋方舟与母亲尚爱兰喜欢“互黑”——据说,少女蒋有段时间皮肤粗糙,母亲对此有句经典毒舌:“如果你嫁到鳄鱼家,鳄鱼的儿子应该不会嫌弃你。”等到女儿三十而立,两人开始互相“嫌弃”。蒋方舟曾在公众号里打趣道:出版社眼巴巴盼着蒋方舟作序,结果母女俩展示了大型冷漠现场,尚爱兰也一本正经地跟图书编辑说:“我要脱离蒋方舟。”
但最终,蒋方舟评价母亲:“我妈在我心中一直是无所不能的”“她是塑我成型的人”。潜移默化的日常陪伴下,蒋方舟如是温情告白:“我错过了她的最盛年,却参与了她五十岁之后的再次成长,我们又成为同时航行的船,两艘船有时近得可以抓住对方,我们时而望向彼此,在大多数时候,却只是应付各自的波浪与狂风,擦肩而过的时候,在内心向对方挥手示意。”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