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原著小说、英国编舞与制作团队、中国芭蕾舞者,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堪称世界文学的不朽珍宝,于20世纪后期被搬上芭蕾舞台,至今已有多个版本,备受世界各大芭蕾舞团的青睐。2019年11月,上海芭蕾舞团推出新版《茶花女》,作为上芭建团40周年的庆典剧目。该剧将于11月16日、17日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献演上汽·上海文化广场,11月29日至12月1日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英国著名指挥迈克·英格兰将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两场演出现场伴奏。
今天下午,上芭向媒体开放排练场,《茶花女》撩开神秘面纱,展现迷人魅力。据悉,《茶花女》未演先热,演出邀约已纷至沓来,明年3月和6月将分别在澳洲布里斯班和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并将在全球进行20场巡演,向中外观众展现海派芭蕾的独特魅力,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很高兴在上芭建团40周年之际,拥有我们自己版本的《茶花女》,把这部改编自经典名著的芭蕾舞剧纳入上芭的剧库,这是我团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充分体现。”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表示,“为了精心打造好这部诚意佳作,举团上下以最大的热情和最强的阵容全力投入,经过数月准备和艰苦排练,终于可以隆重登场奉献申城观众。”
海派芭蕾展现“戏剧力量”,双人舞蕴藏大量的潜台词和戏剧性
据悉,上芭版《茶花女》以文学原作为创作蓝本,讲述了发生在法国七月王朝背景下的悲剧故事:为生计而沦为上流社会交际花的玛格丽特与富家青年阿尔芒相爱,然而贵族阶级道德观念的禁锢、诸多的误会和不解成为二人无法逾越的鸿沟,玛格丽特最终患病遗憾离世。
该剧由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前艺术总监、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创编。为突出故事的悲剧色彩和戏剧冲突,编导德里克运用倒叙的手法,以女主角玛格丽特生命弥留的时刻作为舞剧的开端。德里克表示,“这部芭蕾以女主角的视角为出发点进行创作,我在编舞时并没有受限于纯古典芭蕾的框架,而是把人物的性格融入了各个舞段,我会通过编舞呈现人物间激烈的情感。”
戏剧芭蕾不仅要求舞者有深厚的芭蕾功底,更需要表演者准确把握角色内心情绪和情感表达。剧中男女主角从相遇、相知、相爱到误解、离别的爱情之路将藉由多段双人舞一一呈现,这些舞段蕴藏大量的潜台词和戏剧性。
上芭首席明星吴虎生扮演《茶花女》男主角阿尔芒,在他眼中,阿尔芒年轻、单纯,将爱情视为一切。“相比舞步和技术,揣摩他的内心和行为更为重要,我花了很多精力给予人物细致的、恰当的处理。”同样,为了演出女主角玛格丽特的风情和个性,上芭主要演员戚冰雪全身心投入排练,让情感和舞步在紧凑的剧情中同步推进。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眼神、表情、手势,精扣表演细节。同台飙戏的还有扮演普吕当丝的上芭首席明星范晓枫、上芭主要演员张文君、袁岸璞等。
国际团队打造视听盛宴,7幅茶花绘景外化女主人公内心情感
在上芭版《茶花女》的排演中,引入了经验丰富的国际团队。英国作曲家、英国舞美及服饰设计师、冰岛灯光设计师等,他们与中国芭蕾舞者携手合作,共同奉献出这台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芭蕾舞剧。
为了在舞台上还原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及乡村的风貌,英国舞美及服饰设计亚当·倪选用了多达60个品类、数百件的硬景道具。上芭版《茶花女》中“戏中戏”的场景,真实重现了原著小说里男女主人公初遇地巴黎歌剧院的原貌。除局部写实外,整体舞美绘景则以朦胧的水彩风格,暗示女主角玛格丽特沉浸在回忆中,向观众讲述这段爱情故事。舞台上,7幅绘景以不同色彩和形态的茶花,外化了她内心的情感。
亚当为全剧设计了85套服装、96套饰品,这些服饰在保留了1850年代的时代特征,比如使用裙衬、紧身衣的同时,也做到了轻巧和便于换装。色彩上,群舞的服饰和舞美设计使用了同一色系,区别于玛格丽特的服饰,令她成为全剧的焦点。
担任作曲的是英国BBC95版《傲慢与偏见》的配乐卡罗·戴维斯。卡罗的作品涵盖歌剧、芭蕾、电影、电视多个领域,他与编导德里克·迪恩非常熟悉,俩人有过多次合作。为了此次《茶花女》音乐的创作,卡罗和德里克进行了反复的沟通,以了解舞段的编排、不同场景中需要表达的情绪、音乐的节奏、强弱以及时长等关键信息。经过反复的细化与调整,最终呈现的舞剧音乐极富电影质感,再现了华丽典雅的年代特质,同时兼具浪漫气质与戏剧张力。
此外,上芭版《茶花女》的主创团队还包括来自冰岛的灯光设计菲莱德斯约弗·索尔斯坦森,他拥有丰富的戏剧、歌剧和舞剧的灯光设计经验。担任编导德里克·迪恩助理的伊万·奥尔特加曾是荷兰国家芭蕾舞团主要演员,2019年受邀担任洛桑芭蕾舞比赛评委会副主席,他还将在上芭版《茶花女》中扮演阿尔芒父亲一角。
作者:宣晶
摄影:陈伦勋、陈文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