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书法作品智能动态展示
中国传统书画的收藏和展示往往以成品结果呈现,观众较少能看到创作过程。但书画之美不仅在于成品,也在挥毫间的腾挪流转。如何让笔墨“活”起来、让观众“走”进来?昨天起“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现场“万毫齐力——书画智能动态展示”装置引发普遍关注。
观众通过大屏幕的生动展现,一睹笔墨动态勾勒之美及用笔发力技巧,韩天衡“下笔挥毫如江中摇橹”的艺术理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跃然“屏”上。作为当代海派艺术领军人物,韩天衡多年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前不久荣获2019年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24日,共展出韩天衡近350件精品力作,包括书法、绘画、篆刻、杂件及艺术专著140余种,创作时间从1960年跨至2019年。
从手腕到AI屏幕,近距离感受书法之美
这一AI装置之所以命名“万毫齐力”,是传统书画中对优秀用笔的一句总结,意思是用笔时力量要通过手臂、手肘、手腕、指尖传达至毛笔上,乃至于每一根毫尖上,使得笔毫分聚自如,从而表现出更有力量感的线条。
挥毫泼墨间,点横撇捺有着怎样的气韵贯通?不少观众在现场纷纷“尝鲜”——当你走得离屏幕越近,笔触移动就越慢,观众越能清晰深入研究细腻笔法;而当观众逐步远离屏幕回到原位,笔触移动又会逐步加快至正常速度。
整个装置的展示含12幅作品,除序章“水墨轻舞”外,还有“鹤寿”“不逾矩不”“妙造自然”“惜寸阴”“海纳百川”等7幅书法,以及“幽兰图”“墨竹图”“青篁怪石”“王者之香”4幅水墨画,它们在投影玻璃上形成不同于传统宣纸效果的特色晕染。
这是国内传统文化展出结合人机互动智能技术的首次亮相,由韩天衡美术馆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发,韩天衡之子、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王益涵、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陈玲历时半年合力完成。“我们运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和主题相结合,把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这样一来,观看和研究的主动权就交由观众掌握,想重点仔细看哪一部分都可自由选择。”陈玲和王益涵介绍,人机互动能实时感知观众与屏幕的距离,并基于此实时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在此过程中,书画爱好者和专业人员都能身临其境“隔空”切磋技艺。
当AI科技融入文化,“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的书法美感变得“可触可感”。韩回之打了个比方:美学理念从固定的视觉审美变成了移动审美,就像笔毫运动间“一位芭蕾舞者在舞台上的跳跃”。“在现代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反复、局部、细细品味创作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当代书画展特点的展览,因此这次我们把指挥棒交给观众,请观看者自主选择感受的深度。”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和智能技术正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播上变得更加丰富,个性和生动,智能展示未来还有许多探索空间。”诚如韩天衡所说:历史在前行,艺术要发展,社会有期待,群众有需求,因此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与艺术风格不应该静止、凝固,而要与时俱进,不断求新。
跨界探索助力传统书画“出圈”,难点在哪
“一开始团队观察发现,书画等传统文化作品往往作为收藏品被束之高阁,人们只能看到静态陈列的成品,走马观花,猜测倒推创作过程,很难感受创作的魅力。如何降低艺术欣赏的门槛,借助现代科技改变单一观览局面,又不显过分浮夸,是我作为策展人一直在摸索的。”韩回之说,对于名家作品来说,珍贵价值不仅在于成品收藏,也在于创作过程中体现的艺术技巧和思考。
比如,中国传统书画中常常会有对“气”和“势”进行描述,初学者往往不得其门而入;通过装置,人们能更形象具体地感受运笔中“气”的贯通,也可以从组字结构中看到何为“势”。“我们拍摄从事书画传统艺术创作70多年的艺术家笔下的线条,构图,走势,并呈现出来,这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形象具体地起到教育教学的作用,未来能应用在许多书法绘画的教育场景中。”
技术上如何实践?团队先请韩天衡在配有专业摄影摄像设备的投影玻璃上创作,高清高速录制创作过程,捕捉记录挥毫时笔端的运动轨迹,录制速率达每秒100帧。现场展示时,在人机互动装置中以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探测人与展示屏幕的距离,据此智能调整展示视频播放速度。
但开发初期,团队也面临难点和挑战。比如,装置呈现出的是以水墨创作写在玻璃板上的作品,在不同介质上创作会有不同效果,“宣纸是吸水的,第一笔对第二笔没有影响,而玻璃不吸水,第一笔写完后,即使干透,第二笔覆盖是还是会产生影响,这是不同承载介质自然产生不同的呈现魅力,但如何精准传递书法技艺还需要细节优化。”韩回之说。
业内关注到,优秀传统字画的收藏价值,正不断拓展到研究价值和普及价值。在王益涵看来,随着智能技术深入发展和对观众体验的逐步重视,智能交互装置在艺术展示领域中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书画智能动态展示,是对艺术观展方式的全新尝试,未来技术开发的重点是结合不同展示的艺术主题,综合使用声、光、电等各种传感技术及机器学习等智能方法,给观众个性化的观赏体验,让智能科技更好地展示艺术之美。”
前不久,知名评论家毛时安在《文汇报》发表文章评价,“创新和理念照亮了他(韩天衡)的艺术道路,给了他生生不息的艺术动力。传统和创新,是多少年来中国艺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艺术创作中二难选择的悖论。天衡力主创新,但又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的那份敬意。”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画画、写诗、谱曲等文艺领域,当AI再次探入传统书画,对于书法创作、赏析、学习的整体生态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此,韩回之认为,AI通过大数据和机器人学习能力会比人的创作更高效和精准,“但机器不会取代人类,艺术的最大价值首先是人创,任何审美是以人为本,而机器的机械复制相对缺乏艺术本身的魅力。这次探索更多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书法播放展示环节,而非创作环节。”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图片:展览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