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19年艺树计划·古琴公益普及活动在上海报业集团开展了第十一场系列活动。昆曲表演艺术家沈昳丽、古琴演奏者陈翌立作为导赏嘉宾,带来了古琴与昆曲这两种古老艺术的导赏讲座、经典片段演绎及互动体验,为在场的30名媒体工作者呈现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在琴声、曲声中聆听艺术魅力,释放工作压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脚步,感受古琴带来的启发。
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和昆曲都繁盛于文人精致典雅趣味的耕耘,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们的历史源远流长,包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境和艺术趣味。
活动开始,陈翌立从古琴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发展开始讲起,为观众们开启了古琴艺术的大门。古琴有约3千年历史、3千首乐曲,作为琴棋书画之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也寄寓了他们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态度与情怀。古琴的形制多样,斫制过程繁琐,一把古琴制作需要耗费一位匠人两年的时间。对没接触过琴的普通人来说,古琴与古筝经常被弄混,但是二者的声音相差甚多,陈翌立用手中的古琴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古琴声音的三个特色——散音、泛音、按音,抹、挑、勾、剔中,音乐如流水般涓涓流出。
随后,导赏着重从古琴的减字谱出发,细致地为观众讲解了如何识谱。古琴减字谱的复杂使得古琴常被认为“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在现场的互动中,通过简单的讲解和引导,观众逐渐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随减字谱一同流传至今的,还有许多重要的琴人琴曲,如伯牙、孔子、司马相如,以及琴曲《凤求凰》《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陈翌立向在座观众展示了曾被作为“中国语言”发射到卫星的琴曲《流水》。该曲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加入描绘湍急水势的滚、拂手法,使乐曲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空旷、悠远的琴声让人卸下了心头的重负,抛开世俗的浮燥。
同古琴艺术一样,昆曲艺术也是文人雅好的代名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闺门旦”沈昳丽在活动现场,讲述了她作为昆曲艺术家与古琴的渊源。十年前,“国宝琴”九霄环佩让她与古琴结下了最初的缘分。“在排演昆曲《紫钗记》时,第二折‘素绢盟誓’中,新婚燕尔的霍小玉向李益暗诉离别之情,本来设计用琵琶弹唱,但是我觉得古琴更能表达知音间的亲密情感,便向导演提出更换琵琶为古琴。导演采纳了我的建议,但条件是我要在台上真弹……”沈昳丽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她在《紫钗记》中的表演片段,昆曲与古琴结合,以古琴的“吟、揉、绰、注”与昆曲的“行腔”相结合,好似“声断气连”的“线”一般,表达女主对爱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沈昳丽说,这二者的结合,真正将意境美又提升到新的境界。
导赏环节之后,四位媒体工作者先后上台体验,依靠最基础的指法体验弹奏古琴曲《沧海一声笑》。从琴摆放的位置、简单的指法、手形开始一点点教起,体验者很快弹奏出了大家熟悉的旋律,获得观众们的热情掌声。一位体验者表示:“昆曲和古琴,一个声腔,一个线腔;一个用嗓,一个用弦,但殊途同归,意蕴相通。艺树计划将古琴跨界与昆曲合作,激发了传统艺术的多元创意,这种更包容、更亲近的方式,让我们也敢于走进古琴的艺术世界。如今,古琴和昆曲都还在经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不断探索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我们作为媒体工作者不仅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更应探索出更丰富和适合的渠道进行传播。”
活动后,沈昳丽表示:“我很喜欢艺树计划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观众欣赏古琴,还可以亲自己去触摸去感受,让古琴艺术得以立体呈现。我觉得无论是艺术的从业者还是爱好者都应当保护这颗艺树之树,让它茂盛长大。”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