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图兰朵》《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微笑王国》……这是上海歌剧院近年在西方经典与国际顶尖剧院主创合作交出的答卷。
歌剧《晨钟》《天地神农》、舞剧《早春二月》、音乐剧《国之当歌》,再加上即将在明年三月正式与观众见面的民族歌剧《田汉》,即将开排的舞剧《嫦娥》……这是上海歌剧院这几年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推出的原创新作。
2018年代表中国艺术之声首度踏足中东地区、继全员以歌剧出击欧洲艺术节、主流剧院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又“单打独斗”,在美国拉开市场的长长战线……这是上海歌剧院一年间深入国际市场所做努力。
深耕经典原创数年,上海歌剧院在今天发布以“绽放 探寻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19-2020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季。上述不少作品将在新的演出季集中上演。包括它们在内的19台剧目44场演出、14场艺术导赏及歌剧沙龙,一如演出季主题所说——绽放。在金秋十月,埋头创作多年的上海歌剧院,也在为新一年孜孜以求,探寻无限可能。
民族歌剧原创作品集中“绽放”
发布会现场,率先“绽放”的,是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近百人规模在排练厅二楼整齐排开,与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韩蓬合作,完成了一段歌剧《田汉》中的片段。
这段音乐截取屈原《楚辞》为歌词,展现祖国危难民族危亡之时,以田汉为代表的进步青年,为国家命运上下求索的忧愤。在混声合唱的层层递进之中,情感逐步升温,终于在“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句达到顶峰,让现场亲不自禁发出热烈掌声。
“过去发布会,我们都是请青年歌唱家代表演唱,这一次我出了主意,要让我们的合唱团好好‘绽放’一次!”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毫不掩饰对于合唱团的自豪与骄傲。作为中国最好的合唱团之一,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一直是业界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正是上海颇具演艺活力、汇聚国内外顶尖艺术家与经典作品的城市,给了歌剧院合唱团一次次与海外一流名团大师合作锤炼的机会。几年间让业界看到其“脱胎换骨”的改变。而眼下,他们也投入到《田汉》的紧张排练之中,以期在这部民族歌剧之中充分展现水准实力,并在民族歌剧演唱的探索中向前迈进一步。
入围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歌剧《田汉》,将展现一个丰满、立体的“田汉”。他既是文采飞扬、浪漫豪迈的伟大剧作家,又是胸怀天下、激情四溢的共产党人,透过这位《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的心路成长,向观众传递出可敬可叹的高贵品质和坚定信仰。该剧大胆启用民美结合的唱法与美声唱法同台演绎,还将尝试借鉴戏曲中的念白、韵白来调和汉语四声与歌剧宣叙调的关系。
而另一部讲述上海这座红色文化诞生地的歌剧《晨钟》也进入修改打磨提高的阶段。有望以更成熟的面貌与观众见面。此外,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天地神农》亦将于明年开启全国巡演。
一口气推进三部原创作品,对于上海歌剧院是不小的挑战,可多年的准备奋斗耕耘,三部作品有望在新的演出季集中上演。可以说,三部歌剧无论在选题、还是在选择主创团队,以及歌剧最终呈现的风格和气质上,都各有侧重,希望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富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精神内核,也以此作为中国原创歌剧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与尝试。无论在选题、还是在选择主创团队,以及歌剧最终呈现的风格和气质上,都各有侧重,希望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富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精神内核,也以此作为中国原创歌剧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与尝试。许忠说,“而这也是希望为中国原创歌剧、民族歌剧的绽放,贡献一点微小的力量。”
除歌剧之外,《嫦娥》亦是上海歌剧院新演出季中在原创舞剧方面的又一力作。作品是继舞剧《早春二月》之后,歌剧院选择将目光聚焦于民间神话故事。而在故事表达上,该剧将突破以往舞台中嫦娥“奔月”后即告剧终的范式,保留最原始版“嫦娥奔月”传说的基本内核,以现代人的视角对其在月宫的所思所盼所愿重新解读,用舞蹈诠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表示,在围绕中国故事、红色题材的创作上,正是需要艺术家以更多样的视角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借以多种元素加以融合丰富其表达。
在西方经典中展现今天之东方
操持国际语言的文艺院团,同样不能放松在经典作品排演上的持续精进,让世界更了解今天的中国。
一个月前,由上海歌剧院制作、与国际一流主创团队合作《图兰朵》,作为阿联酋迪拜歌剧院开幕演出献演,赢得当地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和由衷赞赏。主创力图在这个西方人数百年前写就的“想象的东方”中,尽可能将中国元素合理而自然地融入,以此更接近中国气质,赢得了迪拜观众一连三场持续十分钟之久的热烈欢呼与掌声。
同样的,轻歌剧《微笑王国》由上海歌剧院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同样是一部讲述“想象中的东方”故事,在中方参与制作中,除了舞台布景、服饰尽显东方特色之外,还特地为苏城的妹妹——中国公主梅的舞步,融入了中国宫廷舞蹈的元素。该剧在一年间同样在上海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先后上演,并为中匈建交70周年奏唱佳音。可以说,其在中外艺术合作模式的创新上有向前迈出一小步。明年,该剧将再度亮相上海大剧院。在持续的打磨与修改中,其将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变化,令人拭目以待。
创新策划,以高难度双拼“亮肌肉”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作为此次演出季的另一位“推介人”,早已想好推介语——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要亮肌肉了!
他的这句话,针对的是上海歌剧院从音乐自带的主题出发,以两场“双拼”音乐会对一些经典剧目、曲目进行全新的创意组合,给予观众别样的欣赏体验的同时,“双拼”最难的歌剧的最难片段,也挑战者乐手、艺术家的技艺极限。
两天前刚刚结束的 “快乐的大忙人——‘费加罗’之双剧对观情景音乐会”印证这一点。其选取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两部歌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这两部歌剧分别改编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中的同名戏剧,音乐会以此为灵感,由“博马舍”担任旁白,将关键情节和重要线索贯穿,通过舞台区域的空间划分模拟出不同时空,形成“双剧对观”,仿佛莫扎特与罗西尼的隔空对话。
而明年上演的“歌剧双雄会——威尔第&瓦格纳歌剧集萃音乐会”则将同样诞生于1813年的威尔第与瓦格纳两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双拼”。二者皆是西方音乐史上歌剧巨擎,都有着可观的歌剧杰作,且都有着明确而伟大的歌剧理念,无数古今中外的拥趸,他们将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剧推向辉煌的巅峰,构筑起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丰碑。音乐会将上演的经典选段,不仅全部精选自两位歌剧大师的代表作,更兼顾歌剧中各声部的咏叹调、重唱、合唱及序曲等多种形式,让乐迷、剧迷们大饱耳福。
当然不只有“双拼”,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还有“双首席”。在发布会现场,两位小提琴首席张乐和陈阳岳彤,还特别与钢琴杨诗宇合作带来《纳瓦拉舞曲》。艺术“肌肉”结不结实,现场见分晓。
而他们身后的交响乐团在美国巡演的体力技艺“拉练”过后,经过近一年沉淀。将在新年音乐会交出最新的答卷。已陪伴沪上古典乐迷六年的新年音乐会,将在今年邀请到苏黎世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丹麦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法比奥·路易斯,除了迎新之夜的保留曲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外,还将于12月30日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绎罗西尼《鹊贼》序曲、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30日看门道,31日看热闹,从曲目上,满足不同 观众的需求。
而为纪念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上海歌剧院特别策划了系列音乐会——幻想之声、激昂之声、理想之声。音乐会紧贴乐坛时下最热,邀请到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范克莱本钢琴大赛金奖的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以及蜚声国际的著名室内乐坛——维也纳室内乐团,与院长许忠及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合作贝多芬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两套全集。
此外,曾执棒上海歌剧院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闭幕音乐会的著名指挥家威尔·汉伯格,也将继续执棒,帮助歌剧院交响乐团进一步挖掘贝多芬作品中在中国未必常演的合唱交响作品,对乐手来说,也是一次锤炼。
老牌演出项目也将持续上演。作为尝试较早、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音乐会项目,“喇叭与鼓的震撼”管乐交响音乐会自2013年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沪上乐迷的极大欢迎,极大的开拓了沪上管乐、管乐队的发展与联合。作为这一品牌的延展,上海歌剧院又将于明年推出“弓弦飞扬”弦乐交响音乐会,以两首最具代表性的室内乐作品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80周年。此外,囊括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族歌曲的其[乐]融融·中外民族风情合唱音乐会,精选德国古典至浪漫时期音乐会&歌剧序曲的专场音乐会,俄罗斯交响合唱作品音乐会等,亦契合不同主题来激发全新的组合创意。
图片:上海歌剧院供图
作者:黄启哲
视频: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