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日前开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演艺人士、金牌制作人和艺术机构负责人,以上海为支点展望中国乃至国际艺术文化活动的升级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然走进“剧院时代”,在剧场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下,剧场不能满足于当“房东”,除了做好演出服务,剧场如何提高制作生产能力与院团实现更好的匹配,以及如何利用好全天的时间承担更多展览、美育功能,是剧场需要面对的问题。
跨前一步,“订制”“合作”让剧场内容更有个性
上海大剧院作为新中国首座采取国际招标方式设计的剧院,它的落成拉开了中国大剧院时代的序幕。如今中国各地的大剧院已经基本完成省级全覆盖。剧场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是国家大剧院的首任院长,他在论坛现场透露了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表演艺术场馆2478座,演出312.46万场,吸引观众13.76亿人次。新建剧院体量明显增大,由单体剧场向表演艺术中心转变;剧场平均座位数上升,能满足多种艺术门类的建设需要。不少剧院的外观不仅按照地标建筑、城市文化客厅的标准打造,内部声学设计、舞台设备也越来越专业,观众观演舒适度显著提升。
“从苦于没有专业演出场所到遍地开花,中国剧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陈平表示,从目前的运营来看,许多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不能仅仅把剧场当成“租场子”的地方,剧场还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
比如,不少剧场发现院团生产的节目与其个性需求不完全匹配,该怎么办?业内人士认为,剧场需要跨前一步,通过推动剧场、院团高度融合,共同制作节目、策划演出季的方式,以达到供需配合、风险共担、共同发展。以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厅团合一”为例,去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共上演约380场演出,其中178场有上交参与制作。院团通过参与举办夏季音乐节、国际小提琴比赛、艺术教育等多元领域的活动,搭建了接触更多世界艺术家的平台,扩展了文化影响力。
从点到面,“展览”“导赏”让剧场成为文化消费中心
如何让剧场真正成为文化地标,而不只是开场迎客、落幕送客的演出地方,这需要拓展剧场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业内人士表示,许多新建剧院除了具备演艺空间以外,也自带大量的展览空间、餐饮空间、会议空间和商业空间,为文化、演艺、旅游、餐饮的联动共振提供了可能。有论坛嘉宾指出:“业态拓展需要围绕剧场的文化价值,通过符合剧场个性的项目,让剧场的品牌更突出。”
不少剧场在知名演出团体或者名家名作上演时,同步开展展览、讲座、集市等周边活动,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综合需求。比如,“舞夜巴黎”此前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时,剧院一楼的艺术长廊就举办了一场特展,收录这个世界知名舞团16位“明星舞者”和12部最佳保留剧目的图像资料。演出期间,上海大剧院还安排“演前谈”“对话大师”“大师工作坊”等面向市民观众的艺术体验和美育活动,把和艺术家的交流延伸到台前幕后。
同样,芭蕾舞剧《敦煌》上演时,也通过主题展的形式进行导赏,并传递舞剧背后的“敦煌精神”。国家大剧院每年开展的艺术普及活动,更是多达近千场,去大剧院听讲座听导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文化消费习惯。
业内人士表示,融入城市生活,滋养市民大众的日常,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也能更好实现剧场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作者:吴钰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来自上海大剧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