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今日举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演艺人士、金牌制作人和艺术机构领导者以上海为支点,展望中国乃至国际艺术文化活动的升级发展。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俄罗斯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创办人瓦莱里·沙德林、欧洲艺术节协会主席扬·布里耶斯等艺术机构掌门人探讨了新时代世界大变局下如何发挥艺术的纽带作用。
挑战机遇并存,剧院在新时代有更多升级可能性
陈平表示,中国已然走进“剧院时代”。从1998年上海大剧院作为新中国首座采取国际招标方式设计的剧院,拉开了中国大剧院时代的序幕,如今中国大剧院已经基本完成了省级全覆盖,2018年全国表演艺术场馆达到2478座,演出312.46万场,吸引观众13.76亿人次。新建剧院体量明显增大,由单体剧场向表演艺术中心转变;剧场平均座位数上升,且承载了展览、餐饮、会议等多功能,并满足多种艺术门类的建设需要。不少剧院的外观不仅按照地标建筑、城市文化客厅的标准打造得靓丽夺目,内部声学设计、舞台设备也越来越专业,观众观演舒适度显著提升。未来,中国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剧场建设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上海大歌剧院等剧场有望成为世界级建筑。
“从苦于没有专业演出场所到遍地开花,中国剧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向全覆盖、大体量、多功能、专业化四面迈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陈平表示,挑战主要体现在场团割裂、观众参与率、人才急缺和“成本病”等方面,不少剧场自身缺乏制作生产能力,院团生产的节目与其需求不完全匹配。“经济学家鲍莫尔指出,表演艺术等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更难提高,成本更难降低:三百年前的莫扎特四重奏要四个人演,三百年后依然要四个人。除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之外,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为代表的自主经营模式,保利为代表的院线经营模式等成功经验都表明,不能仅仅把剧场当成‘租场子’的地方,剧场还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在讨论中,以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厅团合一”回应,院团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运营,促进中国艺术作品的对外交流。去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共上演约380场演出,其中178场都有上交参与制作;发展模式也拓展到举办夏季音乐节、国际小提琴比赛、艺术教育等多元领域,搭建了接触更多世界艺术家的平台。在今夏的全球巡演中,上交还特意选择了琉森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伦敦逍遥音乐节等艺术节平台,关注城市互动,扩展文化影响力。
促进相互理解,艺术成为联系世界的稳定之桥
“艺术让人们相互倾听,了解人性的丰富。我想除了歌剧和贝多芬之外,我们还有使命向听众介绍更多艺术形式的存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际节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说。
瓦莱里·沙德林则回顾了中国作为今年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的主宾国,在莫斯科上演《牡丹亭》《长恨歌》等诸多“令俄罗斯人着迷的文化瑰宝”的成功案例。这些剧目通过节展平台,既展现了中国的民族经典传统艺术,也以现代舞表演将中国当今精彩的艺术风貌展现给广大观众,推动中俄戏剧合作交流多样化、频繁化。沙德林认为,新时代中国戏剧的机遇与潜力无穷,他对中俄未来紧密的戏剧合作充满信心。
欧洲艺术节协会主席扬·布里耶斯则表示,大力支持艺术节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节展活动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多种机遇,7千多万人口的荷兰每年举办千个以上规模不等的艺术节;爱丁堡城市人口不到百万人,却在今年售出了300多万张艺术节门票,为当地带来了1亿多英镑的经济收入。全欧盟共有约4万个不同种类的艺术节,平均每年每年吸引2千多万访客参与,投资回报比例极高。
据悉,本届艺术节从10月17日至11月12日共将举行一个主旨论坛、十个系列论坛和一个培训班。论坛主题从回应新时代,艺术结纽带;整合资源,打造“亚洲演艺之都”;聚焦专业性,展望多元化未来三个方面展开,集中阐述文化合作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以艺术为媒介、以论坛为平台,汇聚思想沟通全球,共同铸造新时代下世界艺术新的辉煌。
作者:吴钰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