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剧目,由艺术节与上海音乐学院合力推出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学院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将于10月18日至24日献演新近落成的上海文化新地标上音歌剧院。
斯卡拉歌剧院历来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被誉为“歌剧之麦加”。此次亮相艺术节,是斯卡拉歌剧院成立240多年以来,首次集结全院阵容并携两部歌剧完整制作来华演出——包括合唱团、管弦乐团、古乐团等在内的演出者超过250人,集装箱货柜超过22个。名团把申城作为如此重要演出站点的背后,是上海文化码头的聚集效应,这也彰显了艺术节平台日益增长的辐射力。
艺术节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歌剧界“航母”携两部莫扎特经典歌剧到来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过的20年中,感召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CEO、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在此次携剧院访沪之前就与艺术节缘分匪浅。2012年,彼时的佩雷拉还在担任举世闻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当时由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海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波希米亚人》成为第14届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七年后,如今执掌歌剧界“航母”斯卡拉歌剧院的佩雷拉与艺术节再续前缘,并且带来了两部莫扎特的经典歌剧。
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介绍,《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这两部亚洲首演的新版莫扎特歌剧,经过了斯卡拉歌剧院的精心挑选,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均堪称上乘。其中,莫扎特的早期作品《假扮园丁的姑娘》在欧洲之外的地区很少上演。
此次亮相艺术节,斯卡拉歌剧院巴洛克古乐团担任这部喜歌剧的现场乐队伴奏,包括羽管键琴等乐器将呈现原汁原味的巴洛克时代音乐风格。该剧年轻的导演弗雷德里克·威克·沃克介绍说,这一版《假扮园丁的姑娘》审美取向来自18世纪欧洲,道具和服装则具有一定的当代色彩。
此次献演沪上的另一部莫扎特歌剧《魔笛》同样结合了传统与创新。一方面,指挥法索利斯完全遵照莫扎特的音乐原谱来演奏《魔笛》;另一方面,全剧由德国著名戏剧导演彼得·斯坦因执导。作为上世纪60年代后引领世界戏剧变革与发展的旗手之一,彼得为该剧设计的布景转换令人应接不暇。
助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申城新地标开展学术交流和艺术普及推动上海文化发展建设
此次来华演出的斯卡拉歌剧院,还将携斯卡拉歌剧院学院一同亮相上音歌剧院,并与上海音乐学院携手开展学术交流和艺术普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上音歌剧院正以浓厚的学术底蕴和专业运营模式逐渐在在业内扩大影响,艺术节对新落成的上音歌剧院寄予厚望,把两部重磅剧目放在这里进行演出,对以打造国际一流剧院的上音歌剧院来说一次绝好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在上音歌剧院的演出使用“一台两剧”模式——利用同一个品字形舞台的不同区域,使两部歌剧同时装台、交替上演。这一演出模式是斯卡拉歌剧院在中国首次实现,将大大提高舞台运营效率,但对剧场的硬件条件和管理运营都有很高的要求,是对年轻的上音歌剧院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面前,斯卡拉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坦言,上音歌剧院在音响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配置。
此次,《魔笛》的大多数主要角色扮演者,由曾在斯卡拉歌剧院学院学习、已在欧洲各大歌剧院舞台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担纲。他们的出演展现了斯卡拉歌剧院不俗的梯队建设实力与表演人才旺盛的格局。与此相呼应,上音声歌系特别遴选两名优秀学生(研究生二年级的李青琰和本科四年级的缪天)参与《魔笛》的演出。
在沪演出期间,斯卡拉歌剧院将与上音包括声歌、管弦、艺管、音工等系部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大师班、开放排练和互动等活动。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歌剧院与斯卡拉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学院还将进一步探讨更深入的战略合作,通过学生交流学习、跨国演出字幕共享、演出季开闭幕式高清转播、中意歌剧国际交流论坛等活动,推动歌剧教学、创作和推广普及,为专业人员和歌剧观众提供门类齐全的歌剧文化体验。
廖昌永表示,上海观众对于歌剧的欣赏需求不断提高将成为大趋势,上音歌剧院将融入上海文化发展的建设中,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图片:叶辰亮、艺术节组委会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