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成为了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汉德克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曾与文德斯合作完成《柏林苍穹下》的编剧工作。2016年底,彼得·汉德克的中国之行曾来到过上海的思南文学会馆,与众多读者和戏剧爱好者和影迷见面,探讨其对于当代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彼得·汉德克与《柏林苍穹下》导演山姆·文德斯“哥俩好”
1966年,24岁的汉德克发表了他的成名剧作《骂观众》,这部反叛的“说话剧”在德语文坛引起了轰动。而许多中国读者最早知道汉德克,也源自《骂观众》。早在1990年代,孟京辉等热衷实验戏剧的中国导演就已成为他的追随者;也有人因为文斯德的电影《柏林苍穹下》而认识背后这位编剧;汉德克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左撇子女人》,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2004年,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不忘向他致敬:“汉德克比我更有资格获奖。”
▲左起分别是孙孟晋、孟京辉、毛尖,一场大型追星现场
五年前,因为汉德克临时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使一场粉丝与作者的对谈,演变成一次偶像缺席状态下的大型追星现场。孟京辉、毛尖、孙孟晋这三位在文化界知名人物,竟然在谈论他们共同的偶像彼得·汉德克时,纷纷化身“小粉红”。彼时,这位欧洲文学界的大拿尽管还没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但他在一批专业读者心中的地位,已摆在了那里。毛尖表示,汉德克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每一个时间点上都切入了最先锋的写作。他用那么抽象的词汇,却能够把感情放进去。这点感受可能与中国先锋戏剧的先驱人物孟京辉有某种联结。
▲孟京辉与汉德克在一起
孟京辉回忆2008年自己第一次在纽约去现场观看彼得•汉德克戏剧时的场景,并开诚布公地承认,《我爱XXX》中间有一部分是源自于彼得·汉德克。而他第一次接触汉德克的书则更早,大约是90年代初期,有一个北大德语专业的朋友把汉德克的《骂观众》自己给翻译了,然后在朋友间互相传阅,“当时我看完后真的很震惊,就觉得和当时北京人艺的那些传统话剧样式完全不同。”后来,孟京辉又陆续看了他的一些电影,比如《柏林苍穹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等,深受影响的可能并不是汉德克的文字,而是他作品所投射出的某种精神特质。
▲《柏林苍穹下》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剧照
特立独行与尖锐见解是汉德克身上最鲜明的两个标签。在德国他负有盛名,但是极难对付。这位“老炮儿”甚至反对自己被称为一名作家,“我只是一个写作者,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作品,我负责写出来就够了……不要问我内心是怎么想的这回事。”
在一些戏剧研究者看来,汉德克是一位完完全全的“形式摧毁者”。这多少解释了为什么他在世界文坛如此有影响力,而他的戏剧在中国却几乎没有演出的机会,即使是中戏和上戏这两所相对站在戏剧艺术前沿的专业戏剧高校,在教学演出中都几乎没有上演过彼得·汉德克的剧本。即便如孟京辉这样贴着先锋戏剧标签的人,也并未排演过这位重要作家的作品。
▲孟京辉在《我爱XXX》中大量借鉴《骂观众》,但从未排过汉德克的剧
这使得彼得·汉德克更像是一位活在传说中的人。而这种现象,根本归结于一个“难”字。看过汉德克戏剧剧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只是借助话剧的形式,来阐述他的社会批评和哲学见解。而一般标准的戏剧,是通过人物关系和对话展开的。彼得·汉德克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一律”的背反者。他的戏剧完全没故事,仅以语言解读世界,完全脱离角色塑造、戏剧冲突等传统戏剧结构。比如《骂观众》开场,四位“说话者”走上舞台,无论是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与一般戏剧人物大相径庭。然后,他们开始说话,“在这里,你们不会听到任何你们未曾听过的东西。在这里,你们不会看到任何你们未曾看过的东西。”“你们将不会看到一出戏。你们的观看乐趣将不会得到满足。你们将不会看到演出……”就是这样的,汉德克通过直截了当的叙述将他的反传统创作主张推向顶峰。可以这么说,在他的剧作中,舞台与与观众间的“第四堵墙”从未存在过。这或许多少解释了,无论在德语文坛,还是在世界文坛,彼得·汉德克的每一部作品一经问世,都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
作者:陈熙涵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