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专属戏曲演出空间!今天下午,“瑜音阁”古戏楼在宝山区龙现代艺术馆正式开幕。
迈入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只见飞檐翘角、雕梁画柱,精美绝伦。凑近看戏楼梁柱之上雕刻的,则都是乐师演员演出传统戏曲的情景,栩栩如生。而环顾四周,流水廊檐颇有江南园林的风味。谁能想到,这是“工业基因”植入血脉深处宝山的一方土地——正如王珮瑜走到这里与古戏楼初次邂逅脱口而出的形容,“叹为观止”!
古戏楼并非平地而起,而是有着300年历史徽派建筑“平移”至此。而这也将成为上海目前唯一投入运营使用的古戏楼。未来,这里不仅将是王珮瑜演出传统戏的“大本营”,也将成为戏曲教育项目的展示基地。服务于区域内中小学生的戏曲普及教育实践。
“跳加官”热场,小徒弟汇报,主题秀余音绕梁
一如这座古戏台,王珮瑜每每策划演出,也是尽可能因循传统。这不,今天下午“瑜音阁”开台,台上率先演出一段“跳加官”,锣鼓经一响,三官登台,热闹非常。而在这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古戏台上演,更让人有穿越之感。
所谓跳加官,是传统戏曲过去的一种习俗,凡戏园落成开张,首场演出正式开演前,演出舞蹈戏《跳加官》,寓意天官赐福,以志吉庆。此前王珮瑜的“余脉相传”演出品牌常以此开台。
过紧接着上台的,可不是专业演员,而是一批“奶声奶气”的张文达和虞姬。他们是宝山区泗塘中学、鹿鸣小学的孩子。《三进士》《霸王别姬》里简单的两段唱,是他们刚刚接触京剧数月的成果之一。虽然还只是掌握了皮毛,可一本正经的架势还是引得台下专业人士鼓励赞许的掌声。这群孩子们的登台也标志着,瑜音阁戏楼还将成为瑜音社京剧教育项目汇报展示基地,定期邀请合作学校学区课展示,组织夏令营体验、京剧嘉年华、“微京剧”小剧场等活动,使青少年儿童在古戏楼深厚的历史熏陶下,体验“上台”的乐趣。
事实上,去年1月,余派传人王佩瑜带着她的工作室落户宝山龙现代艺术馆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开展京剧的普及和推广,完成了全国首套青少年京剧通识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宝山开展试点教学,包括常规课程教学、定期主题讲座及文化周、艺术节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千余名学生接受了京剧普及教育。
无惧远郊地理位置,高颜值重传统,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
入夜,古戏楼告别白天的熙攘热闹,在秋日微凉的夜幕下,又呈现另一种质感。戏台上方天然的藻井,为舞台提供天然的声场。“海上余音戏曲主题秀”首演,上演的是传统骨子老戏《玉堂春》、海派经典《追韩信》片段。演出以说书人串场、评弹间演,弦乐四重奏为开场的方式贯穿首尾。自此,也开启了一连六场的“支付宝会员国粹专场”演出。
拥有自己专属的舞台与团队,是每一位名家名角的“终极梦想”,近些年在荧屏网络吸引大批年轻人亲近传统艺术的王珮瑜也不例外。
得到运营古戏台的机会,王珮瑜没有一股脑把自己的演出计划对外公布,“如果不是落到实处真正做出来,就都是吹牛”。可围绕戏楼的打造工作依然展开。团队为戏楼的各处空间取了戏曲相关的名字——这里是大登殿,那里是粉妆楼。
王珮瑜不觉得地处远郊是劣势。要知道她的戏迷可不局限在上海一地。每每演出,她的戏迷都是打着“飞的”,从全国各地赶来看戏。“距离市中心的几十公里路程与之相比,完全不是问题”,王珮瑜很自信,希望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精心运营,将这里打造成为年轻人热衷来打卡的新场所。
因而,除了演出外,她还对瑜音阁的其他空间有一定的规划设计。比如瑜音阁的二楼空间则被打造成为展览展示场所。首个展览即是《阁调·瑜影——王珮瑜京剧胶片摄影及主题海报展》,是由摄影师逄小威为瑜老板以胶片形式拍摄几十个京剧人物形象。
在可见的未来,这里将定期向观众推出以传统名著为主题的系列大戏、应时应令的节令戏演出等,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展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活动:比如观众可以坐着黄包车来看戏;体验一把画脸谱、贴片子,亲身体会戏曲行头的魅力;观众甚至可以在演戏过程中向台上“打赏”,体味一下古时看戏乐趣。
剧场戏台艺术中心,“工业”宝山为名家度身定做专属空间
王珮瑜的“瑜音阁”还只是宝山为引进名家大师落户远郊,服务周边地区百姓,打造上海文化艺术新高地的众多动作之一。几年来,宝山区先后引入16位(组)艺术名家工作室落户于此。
谁说宝山只能是工业基地、文化荒地?在城市转型之中,宝山通过引进文化艺术名家,在不同区域产生文化聚合效应。这些名家工作室可不只是找了一个单位公司挂牌,而是针艺术本体特色与艺术家个人发展优势,由政府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度身定制专属发展路线。此前在宝山的文创园区智慧湾,就先后有史依弘、宋思衡的工作室入驻其中。园区企业更是为史依弘打造“依弘剧场”,而与宋思衡,则携手探索人工智能与古典音乐跨界的新媒体演出。据记者了解,在古戏台不远处,昆曲艺术家谷好好的个人艺术中心也将落成。
当然,这些艺术家的落户也反哺这一方土地。各领域艺术家几乎参加了宝山区全部的重大文化活动,既有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邮轮文化旅游节等国际级文化品牌活动,也有百姓身边的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课堂等:由电视节目主持人阎华参与创办的“行知读书会”,作为首个坐落在文创园区的青春读书会,让上海北部多了读书乐园;音乐人宋思衡和霍尊因乐结缘,组成“送货”组合,不断创作音乐新作;“力量之声”则在宝山大场镇办起音乐沙龙,和社区年轻人一同体验丰富有趣的“音乐之旅”……这一切都让宝山人有了不一般的文化归属感。
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宝山探索塑造着城市新气质,让宝山产业“由重变轻”、刚柔并济,令这里的艺术活力更澎湃、文化名片更闪亮、百姓生活更精彩。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李婷
图:瑜音社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