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谢亲爱的党,是党把我从一个一无所值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血性的军人和敢于担当的文艺工作者……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如果我做出了一些成绩,也应该归功于党!”今天,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举行的《人生步步是音符·吕其明》新书首发式上,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数度哽咽。这本还原他一生传奇的传记经过编撰人员的日夜赶工,终于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之前出版。
该书由上海市文联、上海文学艺术院主持编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共分为十个章节。书中,作者、军旅诗人薛锡祥以充满情感和诗意的笔触,叙述并展现了吕其明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
吕其明是广受人民喜爱的红色音乐家。受父亲、皖中根据地行署主任吕惠生影响,他10岁参加革命,19岁随部队进驻上海,20岁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电影作曲。在7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吕其明创作佳作无数,曾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庐山恋》、《城南旧事》、《焦裕禄》等二百余部(集)电影、电视剧作曲,并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诗《铁道游击队》、交响组曲《使命》(合作)等十余部大、中型器乐作品,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三百余首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他的作品在共和国几代人的心中唱响,鼓舞并激励着无数人。
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35岁写就的传世之作《红旗颂》。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首演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开幕式。作品用音乐的语言深情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自诞生之一起成为新中国乐坛的经典。红旗在共和国大地上飘扬了整整70年,《红旗颂》的旋律也在广大人民心间激荡了半个多世纪。50多年里,吕其明对乐曲不断修改、几经打磨,于今年春天定稿,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
收获了若此多的荣誉和大众的喜爱,吕其明依然非常谦虚。“我不过是将自己的人生,与共和国这70年一起写成了歌。”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仍专心于创作。他说:“人生的晚霞依然可以是美丽的、精彩的、有意义的。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出不愧于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作品,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党和人民。我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革命者永远是年轻的精神状态,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首发式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分别向吕其明赠送了为他特别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郑辛遥为吕其明送上的是一幅漫画肖像,将自己对老艺术家艺术精神的理解,融入笔触之中。
丁申阳则用“曲高和众,剑胆琴心”八个字概括了吕其明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人生,表达了对吕老老骥伏枥、不忘初心、坚持用艺术服务人民的深深敬仰和尊崇。
红旗艺术团现场演唱了吕其明的代表作品。这是一支由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志愿军后代组成的艺术小分队,一直在重大节日合唱《红旗颂》。首发式上还来了很多吕老的粉丝。其中一位带来了他悉心收藏的当年《红旗颂》在“上海之春”演出时的票根,及一张当年吕其明亲笔签名的《红旗颂》唱片。那时他只是一个初二学生,而今已是两鬓染霜。看了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上吕其明传记新书发布会的推送,他第一时间就在后台报名参加,没想到真的收到了邀请。多年之后,再度与敬仰的艺术家面对面,让这位老乐迷激动感慨不已。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