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路181号,一幢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别具一格,重檐歇山的屋顶、明黄色的琉璃瓦,在方圆一公里都可以眺望到。它是曾经的旧上海市图书馆。2018年9月30日,经过三年多修缮和扩建,这座承载了满满城市记忆的历史建筑,重新延续其最初的历史使命,成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该馆一经开放,便成为网红打开地,被誉为“沪上‘小故宫’”。在开放一周年到来之际,由杨浦区图书馆编著的图书《括囊大典 网罗众家》首发,为人们系统讲述了这幢承载几代上海人文化理想的建筑的历史沧桑和新生。
“这不仅是一座公共图书馆、一座可以阅读的优秀建筑,还是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象征、中国有识之士奋起抗争的历史见证、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上海城市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如是诠释了眼前这幢建筑的意义。
据史料记载,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为谋发展,筹建新的市中心,增进上海的港埠地位,于1929年7月划定新的市中心区,制定“大上海计划”,计划开辟干道,建设跨黄浦江大桥,建设新的市政府建筑,包括行政建筑、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剧院、医院等。
旧上海市图书馆于1934年9月开工,12 月1日举行奠基礼,次年9月正式完工。当时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建筑面积347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工”字形,主立面朝东,与中轴线东侧的博物馆遥相呼应。建筑由著名的建筑师董大酉设计,图书馆的门楼仿北京城的钟楼。歇山顶,琉璃瓦,室内的藻井、梁枋彩画、水磨石地坪和二层大厅的孔雀门极具特色。图书馆和当年建成的行政大楼、博物馆等一系列建筑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典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蔡元培在该馆建成时曾题词:“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意思是希望该图书馆收藏的书籍要包罗万象,兼顾大众与专业读者的需求。
作为公共图书馆,它的诞生生不逢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它短暂地开放了不到1年便被迫关闭。建筑外围墙壁上零星的枪眼,见证了当年的炮火。上海解放后,该建筑为同济中学长期使用,同济中学迁出后空置多年。
作为“大上海计划”的纪念碑,该建筑在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自2015年起,图书馆经过了全面的修缮和扩建,“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按照建筑师原设计的“井”字形布局构想,分两期新建了两翼。新旧两部分浑然形成一体,新建部分的立面与原设计有异,以示区别。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4152平方米,内部空间根据当代图书馆的功能需求重新布置。外立面、中央门楼、屋面琉璃瓦、装饰细部和室内藻井、彩画等修复堪称上海历史建筑修缮的范本。
据修缮扩建工程总设计师劳汜荻介绍,修缮团队是根据遗留下来的少量信息,比对原本收藏的图纸和存档的照片进行修缮的。扩建部分也是根据董大酉的设计原稿进行的,新建的部分风格与老的部分保持和谐一致,完整再现了“中国复兴式”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建筑风貌。
如今,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已经是立足当代的第三代图书馆,成为上海市的文化新地标。由原有的“文献收藏中心”向当代“学习支持中心”转型,倡导全民阅读,成为开展公共交流和活动的场所。“一座老图书馆,在80多年后接续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幸运,也是最好的保护!”一位市民说。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