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博会入口处,主题雕塑“无限树”吸引小朋友驻足欣赏。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中秋佳节如何过出新意?走进文博场馆,参观艺术展成了不少市民的过节“风尚”。上海艺术博览会昨天开幕,集中展出毕加索、赵无极、吴冠中、刘海粟等名家作品;在上海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的中国古代名画则让观众大开眼界;“欧洲300年经典油画展”也汇集了许多海外大师级的作品。越来越多高品质的中外经典艺术展,使得更多市民有机会走近艺术,过一个富有诗意的传统佳节。
首次双馆展出,上海艺术博览会主打中国意象油画美学
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艺博会——上海艺术博览会昨天开幕,并首次实现双馆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场馆的设置使展览的定位更加清晰:在上海世贸商城展示的现当代艺术精品,主要面向有着一定艺术品收藏经验的藏家群体;而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则展出面向一般市民的水墨、油画、陶瓷等传统艺术以及文创产品。就展示内容而言,上海艺博会今年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经典油画。在主展区,达米恩·赫斯特、杰夫·昆斯、达利、毕加索、赵无极、吴冠中、村上隆、荒木经惟等世界知名现当代艺术家作品悉数亮相。而在特展艺术板块,出自刘海粟、关良、颜文樑、周碧初、朱德群等名家之手的中国百年来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油画精品,向人们呈现中国意象油画美学。
作为上海艺博会致力于中外优秀文化艺术双向交流的见证,今年推出的“艺术之旅——中俄油画艺术特展”也很是抢眼。该展览集结了陈钧德、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等当代上海最负盛名和实力的14位油画艺术家的作品。
全新展陈模式,多媒体让国画“活”起来
“传统书画还能这样展!”上海博物馆正在举行的“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上,不少观众发出如是感慨。展览引入多媒体技术,尝试前所未有的中国古代书画展览展陈模式,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展厅中展出的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卷是目前传世仅见的梁氏工笔白描画作,在不足74厘米长的画卷上,画家描绘了90余个人物和鬼神形象,铺绘了繁密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在呈现原作的同时,上海博物馆使用投影仪将全图放大10倍,供观众细细品味解读这件作品。
呈现明代沈周的大青绿设色《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时,展览以3D动画视频复原图画中的山水,放大两倍投影在文物一侧,使观众产生跟随画中人物游览山水的感觉,体会传统中国画可游可居的画中境界。与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原作一同亮相的,还有此画的修复视频。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探索,是一种全新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展陈方式,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也能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欣赏和阅读体验。
欧洲经典油画访沪,看三个世纪中艺术流变
除了中国的书画精品,中秋小长假期间,市民还能“足不出沪”看到一批海外经典艺术。
正在徐家汇新空间举行的“欧洲300年经典油画展”,展出的53幅风格迥异的西方油画代表性作品,可谓弥足珍贵。既有创作了《上帝的盛宴》的汉斯·罗腾哈默等馆藏级大师的作品,也有很多对西方艺术史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家们作品,这些画作共同演绎了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艺术走过的变革之路。
这是一场跨越三个世纪的视觉盛宴,从古典主义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主义、巴比松画派、印象派……众多艺术流派在此均有呈现。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作品看到北欧的风俗场景、英伦的人文风光、法兰西的市民生活,也可以领略中世纪中东与远东的异域风情。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