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唱《小燕子》这首歌,但其实在城市里很难找到小燕子,不过在郊区能找到;我们在树林里可以找到很漂亮的野鸡,但它其实叫雉鸡;另外上海有种罕见的猫头鹰,只有在郊区树很密很好的树林里才能见到,这种动物叫长耳鸮,冬天才会出现在上海……”今天下午,由上海报业集团与旗下新华传媒打造的文化品牌“市民文化客厅” 第九期活动,在上海书城玛德琳绘本馆举行,“新民科学咖啡馆”首次入驻。生态学博士、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何鑫,以“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朋友”为主题分享了大量关于野生动物与大自然的真实图片,介绍了野生动物生活习性。
很多人以为,野生动物的世界只能在非洲、在南极、在无人居住的旷野寻寻觅觅。其实,在我们身边,即便是身处如上海一般的繁华城市,也有众多野生精灵隐藏在被人忽略的角落。这些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野生动物是谁?他们栖息在哪些空间?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鸟类,不为人注意的昆虫,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等,都与我们共处在这个星球。
(以上三张均嘉宾本人供图)
“观鸟是带我们走入自然界的终生门票,当你走入自然界以后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故事。”何鑫结合图片谈到,除了黑脸琵鹭,还有在上海路过的动物如鹈鹕,数量可能100只都不到了,“白头鹤每年有百余只固定在11月份来上海崇明过冬,崇明东滩也被称之为白头鹤之乡,当这一堆鹤从天上从天而降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仙鹤的感觉了。”
此外,我们常见的昆虫有蜻蜓,还有一种昆虫是豆娘,那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吗?何鑫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片,“翅膀的细节有点不一样,蜻蜓停着的时候翅膀是展开的,而豆娘停着的时候喜欢收起来;蜻蜓的两只眼睛连在一起,而豆娘的是展开的。”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台下许多小朋友纷纷举手,踊跃互动,不少小读者表示,会从身边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在学界看来,对于身边的野生动物朋友,我们不仅知之甚少,而且有时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他们的家园。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的面积在变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却在缩小。科研人员在持续十几年的监测中,发现很多本土野生动物物种在变少。还有办法挽回吗?普通人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何鑫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爱可以从认识、了解、观察开始,从而呼唤周围人一起保护野生动物。
作为沪上科普品牌和媒体传播品牌,“新民科学咖啡馆”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公益科普项目,将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公众,注重公众与科学家的互动,将视野投向“自然、大地、生命”,期待唤起青少年对身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爱护。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