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国画艺术名家戴敦邦画《红楼梦》,一画就是四十年。四十年来,他笔下的红楼人物群像无不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技法上的,也记录着艺术家对于《红楼梦》这部旷世巨作理解的不断深入。
6月14日起亮相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18号艺术空间的“缘画《红楼梦》展——民间艺人戴敦邦·戴家样”引起了众多市民的浓厚兴趣,每天预约的参观人数络绎不绝。近日,戴敦邦于艺术空间举办的“缘话红楼”艺术生涯座谈会上,回溯、分享了自己的红楼情缘。
戴敦邦《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戴敦邦最初成系列地画《红楼梦》,是为英文版《红楼梦》第一卷创作插图,一共画了36幅。那是在1977年至1987年之间。“当时外文出版社叫我去,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找到我。那个时候比我画的好的、名声大的,在上海就有很多。”
英文版《红楼梦》书影
戴敦邦回忆道,当时出版社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希望画得富丽堂皇,这应该是指颜色丰富等等,因为这套《红楼梦》是给外国人看的,要让外国人接受。二是希望更多地表现出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套英文版《红楼梦》插图,我一直感觉愧疚。我认为没把《红楼梦》画好,今后如果有机会我想重新画。”
戴敦邦《红楼梦》英文版第一幅插图
1998年,戴敦邦从上海交通大学退休之后,恰逢上海估计出版社准备出版四大名著的绘画本,他开始画全本《红楼梦》。“英文版《红楼梦》之后,我其实也连续几年画了各种形式的《红楼梦》,但直到这次画全本,我才得以全身心地集中精力,原原本本画了240幅《红楼梦》。把我以前没有画过的,贾宝玉、林黛玉的关系等等全部画了。”戴敦邦坦言,画《红楼梦》是自讨苦吃,太不容易了,但是“一想到曹雪芹,我就什么都不要了。他是这么伟大的天才,我是画他的作品,我是‘傍到大款’的人。”
戴敦邦自号“民间艺人”,长期的艺术创作,形成了全国画坛公认的戴家样绘画流派。戴敦邦超过半个世纪以来为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创作人物群像画谱,尤以在《红楼梦》巨著上投入心血最多。身为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的他,用细腻而传神的笔法,将红楼梦中每个人物角色不同的身世、处境、性情品行等表现得神形兼备,各具性格和风采,并从个体生命中体现特定的时代背景,揭示出人物群像在封建社会的悲剧性命运。
“缘画《红楼梦》展——民间艺人戴敦邦·戴家样”共展出61件戴敦邦绘画经典之作,分为“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红楼诗意”“红楼回目”四个篇章分布于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意图通过戴敦邦的绘画语言,让观展者在笔墨游走之间,欣赏其绘画所呈现的独特艺术与美学价值,感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诗词歌赋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到文学与美术创作精妙结合后产生的思想与创意碰撞,视觉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的爆发力。
戴敦邦《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在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建筑群中,策划、举办这样有着浓郁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艺术展览,上海久事美术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久事美术馆艺委会专家表示,外滩的历史建筑不仅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更是上海与未来对话、中国与世界交融的关键纽带。戴敦邦的作品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在象征中西方文化交汇交融的外滩历史建筑中举办展览,无疑将为上海文化艺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缘画《红楼梦》展——民间艺人戴敦邦·戴家样”将持续至8月25日,采取预约制免费参观。参观者可通过美术馆官网、微信公众号预约。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