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备受关注的传播载体,广播专题音乐节目要做得出彩,并不容易,它不是简单“报菜名”,也并非动人旋律的“说明书”。长期投身中国音乐史专题节目的毕志光,以生动形式普及民族音乐知识,书就一篇篇音乐散文,有历史渊源的追溯,有专业人士的采访,也有艺术心路的探索,都汇成了上海文化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龙吟——毕志光音乐文集》。
《龙吟》分列四辑,包括广播音乐节目播音稿、文选、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广播讲座文稿以及越剧剧本《宦娘曲》。第一辑中文稿选材严谨、引用恰当,用文字配音响,资料详实、情感真挚;第二辑收录35篇文章,包罗他眼中的世态百相,诗、书、画、戏曲、旅游、饮食、古今中外音乐等无所不包;第三辑是钩沉索隐的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也是一份深入浅出教人易懂的课堂教材;第四辑成文最早,是游离于前三辑之外的完整戏曲剧本。
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右)为毕志光颁发金编钟奖
上世纪90年代,毕志光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今年70周岁的他,回首过往常说:“唯乐不可为伪”,为文亦岂能为伪。《龙吟》用词典雅丰实,但不玩弄高深概念或专用术语,而是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段一段地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本体,包括《康定情歌》《茉莉花》《苗岭的早晨》等经典作品,道出其美学意味,让听众听得清晰,让读者读得感佩。
书中谈到根据苗族飞歌创作的口笛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如是描绘苗家青山绿水一派勃勃生机——“飞歌”是我国贵州省苗族民歌中的一块“宝石”,当你乘上小船,顺清水江而下,时而会从绿荫悬崖深处飘来阵阵嘹亮清丽的女高音,时而又从峻岭山腰传出激昂动人的男高音。从他所撰写的广播文稿中,读者能清晰了解到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艺术美学中特有的旋法、技法和韵味。
日前在沪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有学者以《一朵“极美丽的古代花朵”》为例谈到,这套节目曾获金编钟奖,其编辑难度极高,关键是在近一小时节目中,不断反复同一件乐器的音色, 很容易令听众感到疲乏。但毕志光结合琴的历史、琴与文学诗画、琴的典故以及琴歌等多方面知识介绍,创作了这套典雅隽永、耐人寻味的雅文化节目,使人悟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的意味。
此外,他撰稿编辑的《神州采风》《吹弹拉打,八音争鸣》《龙吟》以及介绍周成龙《敦煌组曲》专题节目,在每辑不到60分钟的时间内,包容丰富曲目,涉及乐器发展概况,乐器特性、乐曲来源和演变,音乐风格及乐曲意境等,有点、有线、有面,文字富诗歌般的文学色彩。
多年前,毕志光采访朱践耳(左)
30年来,毕志光以精致辞藻、真挚情感交织出一匹闪耀着浓郁人文色彩的锦绣,《龙吟》中有文章曾首发于《文汇报》“笔会”副刊。
“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何况我们所接触的往往是文艺领域中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如我采访朱践耳先生,学到了有关交响音乐的知识,我就用交响曲结构形式来构思介绍朱先生的音乐专题,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闵惠芬女士做专题,对二胡演奏艺术有了更深入了解,所撰写《关于闵惠芬声腔二胡化的探索与实践的思考》获得了较好反响 ;播放赵晓生先生作品而借阅他的著作《太极作曲系统》,了解西方近现代的作曲发展史 ;为编制参赛节目《龙吟》,在著名音乐学家陈应时教授指导下详读多部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第二年就编撰《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广播讲座十二讲》。”毕志光强调,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也能使自己逐渐从外行向内行转化。
他曾把交响乐比作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交响乐有三难——难创作、难演奏、 难欣赏,再加一难就是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述。即使在制作介绍朱践耳的一批博大艰深的交响乐作品时,毕志光也没有松懈对作品中民族音乐蕴含的感悟和理解。交响音画《黔岭素描》、音诗《纳西一奇》中为什么采用多调性叠加手法,《第四交响曲》中蕴含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笛子演奏赋予的奇妙音色,《第六交响曲》中巧夺天工的少数民族原始演唱录音与交响乐队的融合等,这些令一般听众难以理解的问题,书中都作了意味深长的解说,帮助人们在聆听交响管弦乐作品时,获得一种特殊的民族亲和感。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