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田埂、小径、
苹果树、向日葵、山楂树……
她一字不识,
为了给城里长大的小孙女
讲述农村的故事和景色,
她拿起画笔,一点点地画出了故乡。
常秀峰,一位淳朴的农村老太,众多网友在她的画中看到了“乡愁”,称她为“梵高奶奶”。
8月1日,常秀峰老人走了,享年83岁。
为给孙女讲故事,她第一次拿起画笔
70岁以前,常秀峰生活在老家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她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年轻时只顾着忙生活。老伴去世后,她住到广州的儿子家。久居乡村的她不习惯都市生活,腿脚不便、语言不通,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陪伴3岁的小孙女身上。
她时常为小孙女讲起家乡的故事,可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孙女怎么也无法想象乡村风光的模样。
老太太不识字,只好顺手拿起小孙女的画笔,在纸上涂抹出家乡的山楂树:果儿是红的、叶子是绿的……瞬间,孙女就明白了。
就这样,常秀峰一有空就在纸上画画,用孙女的蜡笔,她画完花草、小动物,又画田埂、老房子,还有她的土地。起初,家人并没有发现她在作画。直到有一天,学美术出身的儿媳妇发现了她的画作。在孩子们的鼓励下,常秀峰从此与画笔结缘。常秀峰曾说,自己不会写字,就用画来表达。
“梵高的向日葵没我画的好”
2006年起,儿子开始把母亲的画上传到博客上,并写下关于母亲的一系列故事。没想到,画作在网络上大受好评。说起常秀峰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她画的《向日葵》。正因为这幅作品,她被称为是“梵高奶奶”,无论谁看都会眼前一亮……
直爽的常秀峰曾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而她画的向日葵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梵高奶奶”走了......
之后,绘画逐渐成为这个70多岁农村老太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只要空闲,都是属于“梵高奶奶”的时间。
因为眼神不好,她要趁着太阳好光线好的时候,铺开纸张,画几天前开始的画或者新作。在画桌前,常秀峰完全沉浸其中。“有时候叫她是听不见的,总是聚精会神”,儿子回忆称。
2007年,常秀峰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出了一本画册义卖,所得资金捐赠给贫困地区。近几年,由于眼疾和腿脚不便,加之十几年作画用力用心,手已经无法拿动画笔。但她生前常说,“只要还能拿起画笔,就会尽力将心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出来“。
图文综合自经济日报、新京报等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