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冯玉祥、书店里的展览,加上美女。这就是小说《琥珀》最重要的四个元素。”与作家闻人悦阅面对面,上海作家小白半调侃的评点,引得现场观众会心一笑。上周末的思南书局里,围绕《琥珀》的对谈,让这一前身为冯玉祥故居的沪上网红书店,萦绕着独有的历史小说气氛。
上海正是80多万字长篇《琥珀》的众多场景之一,小说分上中下三册,跨越近百年历史,主人公莫小娴从西北到莫斯科,从二战谍都维也纳到上海,从香港到纽约,横穿了三大洲约40个城市。书中勾勒了1930年代上海的风情,再现二次世界大战后上海的风起云涌。“历史如一条长河,而且常常暗流急涌,这部小说是在读者与过去那段历史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使得读者站在可以俯视的角度看历史风云变幻。”谈及创作初衷,闻人悦阅坦言,小说记录的不单是历史,还有当年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和一代年轻人的喜忧。
《琥珀》既有宏大的历史架构,也细微初复原了当年的历史生活场景,有骨骼也有血肉。“细节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感,写一个虚构的人物,需要融入大量生活细节让自己相信这个人物的真实性,通过细节对人物进行塑造。”写过《封锁》《租借》等书的小白,也擅于在小说中追溯逝去的细节点滴,他以上海为背景的谍战小说中细致复原了当年的众生图像,在他看来,不断的塑造过程就是“养成”一个角色的必经之路。
《琥珀》
闻人悦阅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此前在杭州的分享会上,因谍战小说而声名大噪的作家麦家评价,《琥珀》所传达的思想与《风声》非常相似——不要相信人的讲的历史。《琥珀》中莫小娴的后辈花很大经历,甚至聘请私人侦探去勾连拼凑,但拼凑出的结果却与当时莫小娴的亲身经历有很大出入。
闻人悦阅强调,“琥珀”的意象是一个百年历史节点的蜂巢。“往前还可以写,往后也可以写。目前我已经着手创作前传《恰克图》,将焦点投射到康斯坦丁诺夫的青少年时代,以及费老家族在这场博弈中的来龙去脉。”她介绍,费老是前两章出现的伏笔人物之一,康斯坦丁诺夫是全书暗线推手之一,这些非主角人物其实在整个历史布局中也都有不同使命和各自的“高光”时刻。
把虚构人物融入真实历史,小说如何把握虚实相间的程度?在闻人悦阅看来,历史的书写需要扎实的真实细节作为基础,但小说加工可以进行想象。因此,《琥珀》将虚构的人物嵌入真实历史,“就算这些人物消失了,历史的进程还是一成不变,按着原来轨迹发展,但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读者可以撩起历史的面纱,一探究竟,这便是这本书在创作中对于真实与虚幻程度的把握。”
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习,让《琥珀》的逻辑思维相对严谨,小白认为,写作说到底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光有感性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文科理科都是需要理性才能写好。为了求证各种细节,闻人悦阅曾埋头在堆积如山的史料中。以一个考据细节瓢针式司南酌为例,这是指南针的原始型态,在写这个意向时,她借鉴了身为中国科技史专家父亲闻人军近年对司南形制和演进的梳理辨析研究,更加有学术上的支撑。《琥珀》中的司南酌假托也是莫小娴的母亲一族——苏家流传下来的信物,在小说中苏家祖先苏秦与史上鬼谷子有特别的渊源。
恰如闻人悦阅所描述的,写故事犹如创世,城池营垒,一瓦一木,生活起居一应俱全了,才能承受得起所有的一颦一笑和大悲大喜。在历史的长河中,主人公从冷兵器时代末期走入二战的烽火连绵,走过内战、冷战等各种各样的纷争动荡。“但写分歧斗乱,始终不是这部小说的目的。大河流淌之处总有那些还没放弃摆渡决心的人们,总有人希望搭起桥梁,然而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因此,经过恐怕比结果重要,而书写经过正是历史小说不变的动人之处,文字就是那一座架起的桥梁。”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