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关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一大问题,是强调“面子”上的功夫,片面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里子”内的素质,导致孩子普遍缺乏那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如何切实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新近出版的《好的教育》一书,给这一难题带来有趣、有效的解答。
■不逼孩子“背书背公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识的积累并不是简单堆积,死记硬背往往让孩子“学而不解”,不能把死记硬背的内容转化成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记忆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有效的记忆是“先有深刻的理解,再由熟能生巧”的自然结果。
比如,作者史文杰在孩子早教中有意回避了“九九乘法口诀表”背诵训练,而是花精力告诉孩子乘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看似学得慢了点儿,但结果是怎样的呢?孩子在这种教育熏陶下,从小便觉得数学蛮有趣,后来凭努力在高中成功入围奥数选拔赛。书中不少例子告诉我们,不拉着孩子走捷径,才能给孩子欣赏一路风景的机会。“学得多学得快”不如学得好。
只有真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孩子才会萌发继续学的欲望。
■不教育小孩“要刻苦学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的认知程度是极其有限的,跟他们强调“刻苦学习”,就等于告诉孩子“学习是苦的、不快乐的!”至少对孩子而言,这绝不是积极和正能量的信息。
为什么孩子爱玩电子游戏?那是因为游戏具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要素,要让孩子同样爱学习,也得在学习中注入能抓住孩子心的手段。作者提倡“以玩带学”,在游戏中刻意注入一些主题,让孩子在玩耍中获得高质量的启蒙教育。
书中“没有数字符号的数学课”故事,就是极好的实例。孩子在有趣氛围中成长,就能不知不觉中不断学习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以后“无师自通”打下坚实基础。兴趣是追求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想要孩子有自发学习的动力,就先要在孩子幼小心灵中埋下“学习是快乐的”种子。
■确保孩子“入门学得明白、学得轻松”
很多家长相信“学总比不学好”,所以往往会盲目给孩子报许多兴趣班。但由于教不得法,孩子对学的东西反而滋生了反感。一味“由外往里灌”,枯燥无味,让孩子很容易对学的东西失去兴致。而好的教育则是“由里往外引”的,作者常用贴切比喻和浸入式教学法吸引孩子注意力,给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传授“高深”知识。
当孩子问“什么是无穷大”这一抽象数学概念时,作者绞尽脑汁为孩子编了两个孙悟空故事,把难以解释清楚的东西具体化和简单化,避免让孩子觉得数学是虚无飘渺的。作者还经常设计游戏,让孩子在“挑战”中领悟化学反应的简单道理,学习解方程的基本逻辑等。高深不一定莫测,深奥也未必难懂。好的教育不是满足于孩子积累知识点,而是帮孩子揭开裹在知识外层的神秘面纱,让初学者学得容易、学得明白,继而有想继续学的渴望。
■善于“嫁接”孩子的兴趣
硬攻不如巧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如此。有的兴趣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像爱玩电子游戏,但绝大多数兴趣是靠教育环境培育出来的。
作者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将孩子爱玩游戏的兴趣移植到喜爱计算机编程上去。他不是去遏制孩子玩游戏,也不采用教条式说教,而是靠心理学暗示法。孩子后来不仅爱上了计算机编程,最后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
作者相信,父母最终是“斗”不过孩子的,苦口婆心劝告只会招致孩子厌烦或消极应付。而好的教育知道用迂回策略,懂得“顺其意”而为。只有找出打动孩子内心的切入点,才能达到引导和培养孩子兴趣的目的。
《好的教育:理工科父母独创的80个教养实例》
史文杰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教会孩子“为自己奋斗”
学习是为父母?努力是为高考?有一个非常迷惑人的假象:孩子看似刻苦学习,而内心深处则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高考后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许多家长整天给孩子唠叨“要好好学习”,天天给孩子灌输“一定要上名校”,但孩子却不懂如此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作者在家教中一直避免给孩子灌输“上名校”观念,认为这需要发自孩子内心的愿望才对。
直到有一天,孩子上初中时遇到极大的困惑而十分苦恼,作者抓住契机与孩子谈起人生规划,谈到了“好学校好在哪里”等话题,告诉孩子可以为自己的快乐去追求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孩子上高中后就非常努力,并在毕业前获得令人欣喜的成绩。不难看出,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没有错,但功利化和说教式教导会导致孩子迷茫或麻木,而体验式引导能让孩子真正领悟奋斗的价值。好的教育是去唤醒孩子的学习激情。
作者:曹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图: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