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书影相照——艾明之纪念展”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影厂成立70周年“电影与文学季”第二季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寻找艾明之”主题讲座以及艾明之编剧代表作《幸福》的露天放映同天举行。
据悉,本次“电影与文学季”第二季分为三大板块:“书影相照——艾明之纪念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影厂成立70周年系列露天电影放映,“光影记忆·时代经典”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单元。“电影与文学季”第二季以电影与文学的互动为切入点,以电影人、电影故事、经典影片为线索,串联起起新中国70年来上海电影的辉煌历程。同时发扬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专业电影文化机构的品牌优势,结合各类惠民举措,打造电影品牌项目,以此迎接祖国和上影厂的70岁华诞。
致敬·艾明之的书影人生
上海电影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每年都坚持举办上海电影人和经典影片的主题展览,从电影大师谢晋、汤晓丹、郑君里,到动画经典《大闹天宫》,通过丰富的文献藏品和创新的展陈形式,梳理电影人、电影作品的成就和贡献,传承上海电影人的精神。
本次“书影相照——艾明之纪念展”聚焦上影著名编剧艾明之。他被称为“上影一支笔”,从上世纪50年代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处女作《伟大的起点》开始,他接连创作了《幸福》《护士日记》《少爷的磨难》等几十部电影剧本,以现实主义的笔触,记录了家、国、人在大时代下的变迁。
展览则以小见大,在空间上“小而美”。策展团队以艾明之曾经工作的上影厂“电影文学部”为整体概念,通过具有年代感的木质推门、窗户,悬挂的“电影文学部”大合影等展品,营造了一个 “电影文学部”的怀旧空间,而空间内部通过可阅读的书架、艾明之生前使用过的书桌等道具和实物,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艾明之伏案创作的书房。
展览在内容上“小而精”,围绕可阅读的书架,125件展品井然有序,包括艾明之代表作品的珍贵艺术生产档案,大批珍贵的海报和照片,他的手稿、收藏的书籍和好友书信等等,让观众得以窥见他的精神轨迹,回溯他的书影人生。而展览中几十个带有上影经典作品片名的档案盒,则串联起了整个上影7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
惠民·广场上的露天电影放映
今年“电影与文学季”第二季,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将举办一系列露天电影放映,免费在博物馆广场连续放映九天。
为了发挥露天电影放映轻松的氛围,上海电影博物馆特别选择了上影厂历年来的经典喜剧作品展映。除了艾明之编剧的《幸福》,还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电影、全新4K修复版本的《三毛流浪记》,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主演的经典喜剧《李双双》,为配合上影厂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攀登者》9月30日公映,还将特别放映纪录片《征服世界最高峰》《再次登珠穆朗玛峰》等等。
通过露天电影放映这种怀旧的形式,最大程度的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在轻松愉悦的观影氛围中重温70年来上海电影的经典作品,
礼赞·70年的光影记忆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和电影节组委会共同策划了“光影记忆·时代经典”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单元,放映新中国70年来14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优秀中国影片。包括谢晋执导、黄宝妹自己演自己的纪录性艺术片《黄宝妹》;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话剧改编成电影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上世纪8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爱情片《庐山恋》;戏剧大师黄佐临执导的《陈毅市长》;贾樟柯导演、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三峡好人》等等。
新中国70年来,电影与上海这座城市携手并进,用影像展现历史的荣耀、时代的风采,为我们竖立精神的路标、文化的品牌。上海电影经典无数,上海电影人的精神如今依旧指引着我们前行。此次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0周年 “电影与文学季”第二季,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蕴含了站在新起点的展望,充分发挥了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上海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展示窗口的作用,用丰富的活动庆祝上影厂70岁的光影华诞,致敬所有为上海电影贡献过力量的电影艺术家,献礼新中国风雨兼程的辉煌70年。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电影博物馆供图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