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新书在复旦大学首发,该书作者、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为现场读者剖析育儿背后的种种经济学逻辑。
密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考试平均分更高?
“在我小时候,孩子们常常一起结伴出去玩,只要在晚饭前回家就可以,父母不会管我们。” 齐利博蒂发现,现在的父母却管得更多,对孩子也照顾更加仔细,“直升机育儿”成为主流。
“直升机育儿”指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儿童抚养方法,在过去30年中逐渐变得普遍。向密集型教养方式转变的趋势,不仅仅是监视与保护孩子,还意味着插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参加的活动,甚至交友与恋爱。
有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低学历和高学历的欧美父母照顾孩子的时间大致相同;如今,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超过了3小时,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比如,2005年,荷兰的母亲每周花在育儿上的时间比1975年多4个小时,而荷兰的父亲则多花了3个小时。这意味着与1975年的孩子相比,2005年的孩子平均每天与父母互动的时间增加了1个小时。
直观的结论就是,海外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有可能一起抚育孩子,在育儿上花的时间更多,其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与之相反,在已处于弱势的家庭中,父母面对着越来越紧迫的约束,比如时间、金钱、能力等,这些约束让他们无法复制富裕或高知家庭的做法,因此产生了育儿差距。
(以上四图来源:东方IC)
以PISA中韩学生为例,密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的考试平均分更高,在数学、阅读和科学等项目上的得分,分别比非密集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高出23分、24分和22分。
在齐利博蒂看来,不同育儿理念所受的地域和文化影响固然重要,但经济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影响父母育儿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一是孩子未来的收入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其二是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程度。”他还发现,在低不平等和低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宽容,在高不平等和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可能会更专断,并更倾向于向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理念。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很多父母几乎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焦虑,削尖脑袋上顶尖的幼儿园,意味着之后上顶尖小学的概率更高,而这相当于打开了顶尖中学的大门,并最终进入顶尖大学……光是角逐顶尖幼儿园,父母和孩子都要被面试,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过程。”换句话说,父母们疯狂“鸡血推娃”也好,“佛系”养娃也好,其实都是对现实环境所做出的不同反应。
现代教育语境下,男孩女孩性别差异正在淡化
齐利博蒂在书中谈到一个现象,在早期,性别角色的分工存在经济根源,比如哺乳把母亲限制在幼儿身边。“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女性有很多孩子,那么理所当然的,男性会专门从事要求大量移动的任务(比如狩猎),而其他能与照顾幼儿一起完成的工作就落到女性头上。类似地,男性会专门从事更高体力要求的任务。”
因此,在前工业化时期,只有小部分精英群体能接受教育,大多数孩子很小就开始工作。孩子干的活可以反映社会中不同性别的劳动分工。在概述19世纪欧洲的亲子关系时,历史学家洛夫托尔·古托姆松描述了在冰岛,放羊的任务被分配给只有七岁的男孩,同时,“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则是女孩的典型工作”。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马赛厄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著
吴娴 鲁敏儿 译 王永钦 校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如今,随着时间推移,抚养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差别正在淡化,不少父母通常会质疑性别成见,他们尽力用一种性别中立的方式教养孩子。比如,不再给女孩只买洋娃娃,或是给男孩一股脑买小汽车,一批爸妈会选择与传统性别角色无关的玩具。
“由于近几十年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大幅提高,我们可以预想在同一时期,对女孩的教养决策会逐渐从培养她们成为家庭主妇转变到让她们具备成为成功职业女性的能力。越来越多女性逐渐意识到另一种生活也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更有吸引力——对工作的向往一代代传递下去,最终形成全新的社会规范。”他说。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