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贴有春联的故宫神武门前自拍。新华社发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临近春节,春联成了许多家庭的必需品。那么,写春联有什么讲究,什么样的春联受欢迎?
昨天,闵行区举办第三届“互邦杯”新春联语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暨书法界送春联进社区活动。“盛唐气象传中外,丝路驼铃铄古今。”文来中学七年级学生曾实之写下的这对春联,不仅符合平仄的声律要求,而且包含着对“一带一路”的遐思,从数千对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新春联语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这些年兴起的春联热在学者看来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的生动体现,从传统祝福到当代话题,春联内容的变和不变中,既饱含浓浓的年味和家国情怀,也反映出生气勃勃的时代风貌。
闵行区举办书法界送春联进社区活动,近40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佳联妙对为新时代放歌为祖国祝福
佳联妙对为春节带来了温暖和诗意,今年是闵行区连续举办新春联语征集活动的第三年,活动评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蔡国华告诉记者,联语征集受到全国楹联爱好者的关注,投稿作品每年递增且水准不断提高,作品中浸透着为新时代放歌的热情,为祖国祝福的心愿。
许多春联显示出国家繁荣富强、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喜悦。2017年,一等奖作品“德雨抽丝春织锦,梅香入韵梦题诗”中,“德”为治国主题,“春”表现万象逢春的喜气,“梅”又为时令观赏之佳品,“梦”意指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8年,颇受好评的对联是“十九响春雷震世,万千重美景描图”,歌颂“十九大”宏开玉局,气象万千。今年,一对“四秩春潮龙蓄势,九州华诞鹤冲天”的春联也得到评审组一致认可,“四秩”指代改革开放四十年, “龙蓄势” “鹤冲天”则描摹出中华大地气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外国友人在中国乡村体验民俗。新华社发
“春联当有时代留痕。”上海楹联学会副会长胡中行说,春联的“变”应和着当下传统文化的创新,而始终不变的是其中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至于另一种不变,就是平仄的声律规则不能变,一变就不称其为春联了。”
蕴藏智慧,小小对联包罗百姓生活万象
“春雨点点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燕衔喜信春光好,猪拱金门幸福长”……在闵行区书法界送春联进社区的活动现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近40人一同挥毫,一副副春联传递到了市民手中。
学者告诉记者,对联是汉语言体系内独树一帜的文学样式,既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是文人雅士抒情言志的重要文学体裁之一。佳句名联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蕴含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比如这一联:“挥舞双拳,打遍天下英雄,莫敢回手;运动寸铁,削平宇内豪杰,谁不低头。”看上去气势恢宏感觉颇有大侠的霸气风范,其实讲的是理发师傅的日常工作,对联用幽默方式带出一份行业的自豪感。
再看这联:“只有几文钱,你求他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拜夕拜,教我为难。”这讲的是财神爷被求财的信众拜得哭笑不得,其中“不做半点事”“只有几文钱”说的看似是财神,其实也是对求财者的提醒:自己不努力天上哪里来的馅饼掉在你头上?
从民居宅院到亭台楼阁,从廊庙殿堂到市肆店铺,千百年来,对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今,每逢春节,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依旧是千家万户最喜欢的迎新方式之一。记者获悉,在上海就有不少和春联相关的活动,比如腊八节在杨浦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的“上海春联大会”中,百位小书童跟随百位名家写春联、写福字,传承春联文化;明天宝山万达广场将举行“己亥新春,金猪纳福——2019春联展”,展出60多副春联作品;2月2日开始, “珠联璧合,辞雅墨馨——迎春原创楹联、书法联展”在金山文化馆举行,50对原创楹联将与市民同庆新春……
作者:宣晶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